金華市將公益行動“愛心冰箱”提檔升級為“共享糧倉”大型公益行動,聯動山山家等愛心企業,以優化資源配置的方式減少食物浪費,致力于打通余量食品進市民家庭的“最后一公里”,努力在全社會營造起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無廢共享的良好風尚。在社會各界的精心培育和呵護下,金華市區設置“共享糧倉”愛心點30個,義烏2個,共發放余量食品8萬多份,受益群眾8萬多人次。2022年8月被省文明辦評為“浙江有禮”民辦實事項目。
構建方便可行的供給系統
解決共享食物“從哪來”
通過發動全市企業和市民,將食品生產企業每日銷售過程中的臨期食品、飯店剩余自助餐等多余食物、菜場攤主每日的余量蔬菜和水果等食品、市民家中保質期內密封包裝的余量食物,依托現有的“愛心冰箱”“愛心餐車”“勞動者港灣”等儲藏設備,實現食物歸集“變廢為寶”,供有需要的市民免費取用。首批共有20余家單位食堂、30余家企業參與愛心行動。2022年開始,山山家又將制作吐司時的“邊角料”收集起來,打包后分發到市區各公交站點,供等車市民免費領取。
構建精準可控的分發系統
解決共享食物“分給誰”
讓余量食品到達有需要的人手中,是建設“共享糧倉”的初衷。“共享糧倉”里的愛心食品通過定向發放,優先供應給困難的家庭、困難的群眾,以及孤寡殘弱等老年人群,發揮最大公益價值。在保障定向發放的前提下,特定時間段向全體市民開放,市民可按需領取一份食物。每個“共享糧倉”與所在街道、社區密切對接,聯合主流媒體、所在社區及社會組織開展多形式宣傳報道,提升“共享糧倉”知曉度,廣泛傳播“無廢”理念。
構建高效可靠的運儲系統
保障共享糧倉“安全性”
緊盯“配送—運儲—領取”全鏈條,根據食品運儲條件實行分類安全閉環管理,確保食物安全。比如,面包等食品由公司每天定時定點配送,品控全程跟蹤,確保在食物過期前撤柜;酒店把自助餐多余食品、備餐食品打包好,并用封簽全部封好;蔬果等食品由各菜場檢測站全程負責跟蹤,確保提供到共享糧倉中蔬菜水果的品質和安全。廣泛發動工青婦等志愿力量參與“共享糧倉”服務管理,“共享糧倉”點位均有志愿者專人負責接收和管理,并登記共享食物者相關信息,做到每份食物的來源可追溯。
構建精準穩定的運行機制
確保共享糧倉“生命力”
“共享糧倉”行動構建起一座“節儉信義之橋”,一方連著存在資源浪費可能的愛心企業與個人,另一方連著有需要的困難家庭。為讓這座橋梁運行得更加順暢,采取“信義積分制”等舉措,不斷健全完善相關運行機制,鼓勵更多愛心商家與市民積極參與,提供共享食物。加大志愿服務與監督力度,從食物來源、運儲、發送等各環節完善運行機制,確保各環節的安全運行。加強與所在社區的緊密聯系,做好“共享糧倉”服務、管理、監督等有關工作,讓多維度的“無廢城市”建設深入人心。
來源 | 浙江省生態環境廳土固處、金華市生態環境局
原標題:“共享糧倉”:用“無廢理念”建“食物銀行”(“無廢之窗”?)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