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陽縣集中式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整治提升工作方案》經縣政府2023年第8次常務會議審議,2023年9月14日印發,現解讀如下:
一、制定背景
2023年3月,陜西省生態環境廳舉辦了全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分類整治提升工作培訓視頻會,就生態環境部、省生態環境廳對我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維護及管理情況進行明查暗訪時所發現的設施未正常運行、尾水不能達標排放等問題進行了通報,提出全省集中式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處理能力為20噸/日以上)分類整治提升工作,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和鄉村生態振興戰略部署,分批分類推進未正常運行設施整治提升工作,加快構建“縣級政府主導+專業化規范化建設運維+生態環境部門環境監管”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體系,全面提升設施運行管護水平,為深入打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有效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供有力支撐。指出分類整治提升工作要堅持問題導向、分類整治,突出重點、分批整改,嚴格銷號、注重實效的原則,同時明確了2023-2025年整治提升目標要求。
二、制定依據及目標
按照《陜西省集中式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分類整治提升工作方案》《渭南市集中式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分類整治提升工作方案》,結合縣域實際,提出我縣集中式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整治提升目標分別為:到2023年12月底,對因未建立運維管護長效機制造成未正常運行的設施應全部完成整改,對其他原因造成的未正常運行的設施制定整治方案及整治計劃,集中式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率達到65%以上;到2024年12月底,集中式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率達到80%以上;到2025年12月底,集中式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率達到90%以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顯著提升。
三、我縣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存在問題及原因剖析
通過查閱資料、現場排查、實地訪談,截止2023年6月,縣域內共有農村生活污水末端設施96個,其中A/O處理站58、人工濕地25個,大三格化糞池13個,未正常運行、未達到運行條件的設施有50個,設施正常運行率僅有52%。導致問題的主要因素表現在:由于縣域內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有農村環境連片整治、貧困百村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整治行動、移民搬遷村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由多個部門分別實施,設計標準、規劃建設、監督管理等要求不統一,出現選址不當自然損毀、設計能力高設施“吃不飽”、管網不完善污水收集率低、交接責任不明確職責不清等。
四、工作要求及保障
在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整治提升工作中,一是明確整治標準。嚴格執行收集、處理、排放等技術規范,充分考慮設施處理規模、尾水排放去向、環境敏感程度等因素原則上執行《陜西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61/1227-2018),避免出現因設計出水水質標準過高帶來的后期運行困擾。二是落實主體責任。各鎮(街道)要認真履行主體責任,綜合研判設施未正常運行的原因,結合各自實際情況,要按照“先急后緩、先易后難”原則,突出重點、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合理安排整改時序,分年度有計劃地進行整治提升。三是要健全運維機制。要建立完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體系,出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制度及監督考核辦法,明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產權歸屬,夯實相關部門監管職責和鎮村主體責任,構建“有制度、有標準、有隊伍、有經費、有監督”的“五有”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長效運維機制。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