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由光明區政府、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指導,光明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主辦,市容環境產業博覽會組委會承辦的“智引環衛,慧向光明”光明區環衛行業發展論壇在轄區現代化垃圾處理基地——光明環境園成功舉辦,助力光明科學城環衛行業專業化、科技化、智慧化發展。
國際市容環境產業博覽會,培育產業化發展
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副局長黃立新,副區長彭穎以及院士專家、企業代表等,共同探討環衛行業可持續發展理念、機制、路徑與方法,促進環衛行業高質量發展,為城市治理現代化發展增智獻力。
此外,深圳市充分發揮城市管理服務、保障和支撐作用,主動謀劃、主動對接、主動服務產業發展,由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主辦的第二屆深圳(國際)市容環境產業博覽會,將于2024年4月1-3日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辦,與3月23日至4月1日舉辦的2024粵港澳大灣區花展展期無縫銜接,“雙展”聯動,助力市容環境產業蓬勃發展,提升深圳城市影響力。
主題演講“大咖”云集,共研行業前沿技術成果
據了解,本次論壇大咖云集,內容豐富,共設置了“專家演講、企業宣講、嘉賓對談”三個主要環節,政府、專家、企業等不同視角的精彩觀點不斷碰撞,多位知名專家圍繞智慧環衛、垃圾分類、固廢處理、
再生資源回等方面分享研討,從學術、技術、實踐等維度多方探討,極具啟發與實踐運用意義,為光明區環衛行業發展增智賦能。
國際歐亞科學院吳立新院士作了題為《城市一網統管高質治理與智慧環衛建設》的演講,重點分析通過3S空間信息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賦能,以推進垃圾分類為契機,全過程、全方位提升智慧環衛與高質量治理能力水平。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劉建國教授帶來了《全鏈條再生資源回收,垃圾分類可持續發展》主旨演講,他表示,垃圾分類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標志和要求,可回收物回收亟需健全體系規范管理實現轉型升級,需要政策、制度、法律、觀念等多維度提供支撐和保障。
湖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左健教授作了題為《國內外城市生活垃圾治理體系的對比及啟示》的主題演講,多角度對比國內外城市生活垃圾治理體系,強調了分類計價、計量收費作為經濟激勵手段。
北京大學環境與社會學曹曼博士作了題為《超大城市環境衛生數字化可持續發展》的演講。同濟大學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研究所所長何品晶教授帶來了《城市垃圾處理及碳中和之路探索》的演講,圍繞垃圾處理行業未來減碳之路,對比分析了不同廚余垃圾處理技術的優劣與未來發展方向。
活動現場,深圳能源環保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盤龍環境技術有限公司、玉禾田環境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三位環衛行業優秀企業代表也從企業角度進行了精彩宣講。
跨界對談觀點激蕩,促進環衛治理高質量發展
在嘉賓對談環節,北京大學環境與能源學院副院長徐期勇作為特約主持人,與黃立新、何品晶、劉建國、左健、曹曼、白賢祥等嘉賓,圍繞環衛產業化發展主題,從科技賦能高質量發展、新時代環服模式創新、精細化治理與環衛產業化發展關系等三方面,展開開放性討論,共謀環衛行業發展。
“注重垃圾前端減量,完善垃圾分類高效回收體系”“融合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智慧環衛與城市高質量治理”“順應‘一網統管’的政策導向,遵循市場‘提質、降本、增效、綠色、安全’的需求”……在嘉賓對談環節,各位專家從不同角度對環衛產業、垃圾分類、智慧運營等話題展開論述,各種精彩觀點相互碰撞,為推動光明科學城高顏值高質量發展獻計獻策、匯聚合力。
論壇尾聲,黃立新強調,未來三年,深圳市將通過實施“筑基、引領、風控”三大行動,推動落實十一個專項工作(簡稱“環衛3311計劃”),持續推進環衛事業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轉型升級兩大戰略,開展潔凈城市、城區、街道、社區聯動創建,至2025年,實現深圳打造全國最潔凈城市目標,為將深圳打造成為與更具全球影響力的經濟中心城市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相匹配的全球最潔凈城市奠定堅實基礎。
國際化綜合性展會平臺,助力城市治理高質量發展
根據市容環境產業博覽會組委會負責人介紹,由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主辦,第二屆深圳(國際)市容環境產業博覽會將于2024年4月1-3日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辦,深圳將立足于產業發展,以“美麗城市·美好生活”主題,秉持“科技、智能、低碳、國際”理念,圍繞“國際化、產業化、數字化、示范化、公益化、市場化”目標,匯聚環境衛生與垃圾分類、園林綠化、市容環境與城市照明、花卉產業、智慧城市、城市應急技術、戶外運動等城市管理與市容環境產業領域的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新方案,邀請國際及港澳臺地區的政府部門、行業協會、企業等參展參會,共話城市治理高質量發展,打造國際市容環境產業盛會。目前,招展、組織專業觀眾等籌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之中。
原標題:市容環境產業博覽會助力光明區環衛行業發展論壇成功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