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受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的委托,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可持續消費與生產專委會承擔了“無廢供應鏈”建設技術指南的研究、示范工作任務。此前,中國
再生資源回利用協會、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可持續專委會對“無廢供應鏈”研究案例進行了征集,并組織相關專家進行充分論證,評選出10項“無廢供應鏈”研究案例,現將2023年度“無廢供應鏈”研究案例進行公示。
海爾中央空調物聯生態綠色轉型
——青島海爾中央空調有限公司
案例簡介:該項目以用戶需求為中心,從提供產品轉變為提供節能減碳場景解決方案,建設低碳互聯工廠,實現大規模定制轉型,產品100%由用戶定制;智慧服務方面,創新云服務平臺,實現網器實時在線監測,改變傳統管理模式;用戶體驗方面,從提供產品轉變為提供定制化場景化解決方案,幫助用戶實現節能、降本、減碳。通過綠色工廠升級助力綠色低碳,實現固體廢物減排量626.4噸/年,碳減排量2.95噸/年。
四川德勝釩鈦燒結高硫煙氣超低排放改造實踐
——四川德勝集團釩鈦有限公司
案例簡介:該項目為260㎡燒結煙氣超低排放綜合治理升級改造項目,于2019年12月動工建設,2020年10月底建成投運。是西南片區冶金一條完整規劃、實施煙氣脫硫、脫硝、深度除塵,并實現“35-50-10”超低排放的生產線。是目前國內首條一次性全面實施“釩鈦燒結高硫”煙氣超低排放綜合治理的環保設施。該項目采用白泥(造紙廠固廢)作為脫硫吸收劑,對跨行業的固廢資源循環利用和協同處置,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社會經濟價值。
“無廢醫藥企業”創建思考與實踐
——齊魯制藥(海南)有限公司
案例簡介:作為無廢供應鏈的一個中間環節,原料制劑全產業鏈聯動,90%以上的產品使用集團自產原料,減少灌裝藥液殘留,控制藥液殘留最小化,實現源頭減量;通過生產設備使用、維護微創新技術改造,提升產品的成品率,進而減少破損瓶、廢品等固體廢物的產生量;生產過程中提升產品成品率;包裝環節減少下游供應鏈的固體廢物產生量;運輸環節,對物流公司有破損率嚴格要求,同時對因包裝破損等原因退回的產品進行狀態評估,符合質量要求的可重新包裝形成產品。節能降耗方面,選用免洗鋁蓋等,減少能源、人力消耗,間接實現碳減排:挖掘和調整生產設備使用時間和頻次,節約能源消耗;進行車間濃水回收、排水回收資源化利用等。
e聯單環境管理云平臺 助力企業實現危險廢物管理數字化、信息化、規范化
——北京聯單科技有限公司
案例簡介:該項目是基于多種類型廢物(固體廢物、危險廢物等)的信息化全過程監管需求,依據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指標體系,結合在線化、數字化、智能化手段,實現危險廢物從產生→鑒別→分類→貯存→轉移→處置,對相關制度、標識、包裝、減量、申報、備案等一系列工作進行規范化操作,實現供需雙方快速精確的匹配對接。為產廢企業、需求企業以及政府監管部門決策層提供直觀的決策報表、及時發現各環節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通過“云平臺”實現各方所需交易。“e聯單環境管理云平臺”已在北京市區域內的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及大專院校等行業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目前平臺用戶已達2000余家,實現了固廢(危廢)資源化利用的規范化、數字化、信息化,具有良好的環境、經濟和社會效益。“e聯單環境管理云平臺”在2020年11月通過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組織的科技成果評價,專家一致認為該平臺設計合理,功能完善,國內領先。該平臺在2023年經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推薦,成功錄入科技部的“國家科技成果庫”。
含銅多金屬危險廢物綠色處置及資源化利用技術與裝備
——杭州富陽申能固廢環保再生有限公司
案例簡介:該技術于2015年10月獲得中國環境科學學會認定《含銅多金屬危險固廢綜合利用技術與裝備》科技成果,于2016年6月獲得杭州市科技進步二等級,于2021年7月該技術被列入浙江省全域“無廢城市”建設先進適用技術名單(第一批)。企業通過收集工業廢棄物,采取綠色處理,深度對工業廢棄物中的金屬資源實現深度開發,形成銅合金,交由下游集團兄弟公司江西自立深度提煉,形成高價值終端合金及單一金屬產品,全面實現綜合利用,實現固廢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的全生命周期。高溫工序產生的熱能作為其他工序的能源補充,工序產生的廢水通過各類技術處理后循環使用,實現廢水零排放。申能環保對危險廢物實現了“吃干榨盡,變廢為寶”。
桐昆“無廢集團“建設與“無廢供應鏈”探索實踐
——浙江省生態環境集團
案例簡介:本案例選取桐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桐昆集團”)作為研究對象。在桐昆集團“無廢集團”建設試點的背景下,圍繞已有聚酯化纖優勢主業,拓展行業,提升綠色智造水平,從上游固廢源頭減量、下游固廢資源化回收利用、綠色物流、數智化管控等方面打造“無廢供應鏈”體系。主要創新點包括:主要原料“零”包裝。打造無廢生產線,化纖紙管資源回用,廢化學纖維利用,原液著色(該工藝可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后續染色環節的高能耗、高廢水排放問題,有效避免后道染色廢水產生),再生托盤,紙箱、泡沫板質量升級以及數字化助力協同化制造。
數字化驅動無廢及低碳供應鏈
——吉利汽車集團-采購公司
案例簡介:該項目通過全生命周期及數字化方案驅動供應鏈減少廢棄物及碳減排。主要創新點為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制度、數字化方案。技術指標為推進供應鏈廢棄物減排,保護環境節約資源;推進供應鏈碳減排,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保護環境。減排情況:推進第一年,20%供應商參與,減少一般固廢 14557.74噸,減少一般固廢 4218.17噸;40%的供應商掌握從搖籃到大門的產品碳足跡核算方法,截止目前產品碳足跡累計核算75.48噸,10%的供應商已啟動企業碳排查(6%的供應商企業碳有三方認證)。通過吉利自創系統,減少供應商請第三方核算產品碳足跡費用,半年約節約6000萬元。
包裝材料循環利用
——聯寶(合肥)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聯想(北京)有限公司
案例簡介:要求材料供應商在供貨過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物料防護包裝材料,如包裝紙箱、塑料催盤、木棧板等。為了最大限度的減少浪費、減少環境污染及降低成本,供應商可對一些狀態較好的包裝材料進行循環再利用。由于紙漿生產過程中要排放工業廢水并產生廢氣,可循環使用的包裝紙箱比回收紙箱后再造紙更加綠色環保,通過延長包裝材料的生命周期,實現紙箱的循環利用。2022年使用回收棧板的數量 (24837PCS) 占總使用棧板數量 (197807PCS) 的13%。每年回收紙包裝500-600噸,塑料包裝約600噸,木材重量約1276噸,減少的碳排放量可達12500噸。
浙江紅獅環保股份飛灰全鏈條資源化利用
——浙江紅獅環保股份有限公司
案例簡介:該項目將飛灰加水制成漿液,漿液攪拌水洗,經過壓濾后濕灰渣和廢水分離。濕灰渣進入水泥窯協同處置,廢水經過水處理去除雜質后成為僅含氯化鉀(KCl)和氯化鈉(NaCl)的高鹽水,高鹽水經過蒸發結晶,蒸汽冷凝后的冷凝水回用水洗工段,結晶鹽產品(氯化鉀(KCl)和氯化鈉(NaCl))外售。整個過程無廢水外排。飛灰從產生到最終入水泥窯終端處置,整個過程無二次廢物產生,運輸采用GPS+視頻監控系統全過程監管,水洗過程無廢水外排,濕灰進入水泥窯可替代部分石灰石、粘土等原料,最終成為水泥產品,水洗廢水經水處理后蒸發結晶成為工業鹽產品,整個過程安全、環保、低碳,形成了無廢生態供應鏈。
江蘇揚子江國際化學工業園“無廢園區”建設
——張家港保稅區暨江蘇揚子江國際化學工業園
案例簡介:該園區作為江蘇省化工園區的先進典型,系統梳理園區固體廢物治理的突出問題,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引領化工園綠色高質量發展。推動園區固體廢物全過程系統性管理的同時,在關鍵指標和重點任務上精準發力、做細做實,提升園區環境治理能力,激發園區產業協同效力,穩步推動園區經濟持續穩定高質量發展,做好區域表率作用。以“無廢城市”建設為契機,探索建設符合園區工業固體廢物特點的綠色發展新模式,為建設美麗張家港、美麗蘇州、美麗江蘇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