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宣城市堅持系統治理,整合資源配置、協同建構生態文明各要素和環節,高效推動產業升級和生產生活方式轉變,加快建設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區。
降低產業能耗。
嚴格項目準入,建立“兩高”項目動態調整清單,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十四五”以來,累計退出低效鑄造產能112.92萬噸,置換關停2000噸落后水泥熟料生產線一條。全市規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6.9%,提前兩年完成省定下降15%的目標任務。截至目前,該市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約383.74萬千瓦,約占全市各類發電站總裝機容量的74.84%。省級光伏建筑應用城市試點建設扎實推進。優化調整運輸結構,推進大宗貨物中長距離運輸“公轉鐵”“公轉水”,推廣應用“散改集”運輸模式。2024年,支持水泥企業通過“上大壓小”的方式,實現生產工藝更新換代,重點推動安徽廣德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日產7500 噸水泥熟料生產線遷建項目建設。鼓勵鋼鐵企業通過技改方式,提升重點用能設備能效水平,促進產品轉型升級,推動安徽省涇縣隆鑫鋼鐵有限公司70噸電弧爐升級改造等重點技改項目建設。
優化產業結構。
2023年,全市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產值分別達430億元、700億元,增長55%、17%,對全部規上工業增長貢獻超九成,產業規模位居全省前列。華晟新能源公司成為全球產能最大的異質結電池制造商、全球最年輕光伏獨角獸企業。中鼎集團躍居中國汽車供應鏈前30強。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將治理騰出的環境容量優先支持制造業綠色發展,建成國家級綠色工廠22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4家,分別居全省第4位和第3位。
探索降碳增匯路徑。
降低或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堅持實施大氣精細化管控,落實蘇皖“2+12”、浙皖“2+5”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做好重污染天氣應對。探索減污降碳協同宣城路徑,為全省環境質量改善作出宣城貢獻。寧國經開區入選全國首批產業園區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頒發全國首本生態資源受益權證,全省首單林業碳匯交易、林業碳匯收益權質押貸款、森林碳匯價值保險落戶宣城。目前,全市森林覆蓋率達59.5%,濕地保護率達52.7%。建成全省首個“零碳碼頭”“零碳船舶”“零碳鄉村”,寧國經開區入選省級碳達峰試點園區(全省5個),寧國青龍鄉龍閣村入選安徽省十大低碳應用場景。
原標題:宣城市三維推動加快建設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區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