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三峽武漢科創園(以下簡稱“科創園”)自主研發的新能源功率預測技術監督與運營平臺,在三峽集團江蘇毛竹沙海上風電場完成了功率預測算法優選與落地應用。運行結果表明,3個月內,毛竹沙海上風電場功率預測考核費用降低66萬元。
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雖然具有清潔零碳的優勢,但也存在間歇性、波動性的短板。在構建新能源占比逐漸提高的新型電力系統這一大背景下,新能源場站功率預測越精準,調度運行機構越能提前調節電網各項需求,越能平抑新能源功率波動風險。
因此,新能源場站功率預測考核成為全國及各區域《發電廠并網運行管理實施細則》和《并網發電廠輔助服務管理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兩個細則”)的重要內容之一,也關系著新能源場站的運營成本。
以江蘇省為例,國家能源局江蘇監管辦公室制訂的“兩個細則”對新能源最低功率預測精度的具體要求為:中短期功率預測(0至10天),風電、光伏次日合格率應不小于 90%,第十日合格率應不小于70%;超短期功率預測(15分鐘至4小時)風電、光伏第15分鐘合格率應不小于 97%,第4小時合格率應不小于87%。
為了不斷提高新能源場站預測準確率,科創園科研團隊運用大數據分析和預測技術,研發新能源功率預測技術監督與運營平臺(以下簡稱“平臺”),邀請多家新能源場站功率預測服務商入駐平臺,開展預測服務商同臺競技和場站預測算法優選,精準評估各服務商功率預測算法與場站氣象、地形的匹配度,為場站優選“最優”服務商。
平臺負責人沈陽武介紹說,平臺于2023年10月部署在三峽集團江蘇分公司集控中心并開始上線試運行,江蘇區域3座風電場作為試點接入平臺,其中2座為海上風電場,1座為陸上風電場。毛竹沙海上風電場在2024年1月落地應用該平臺,并由平臺優選功率預測服務商上報場站功率預測結果。
沈陽武說,根據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運行數據分析,平臺優選功率預測服務商較原有預測服務商,短期合格率指標和超短期合格率指標分別提升6.91%和8.42%;15分鐘合格率指標和1天合格率指標分別提高9.92%和9.15%。
據了解,在運行階段,平臺每天都對預測誤差進行診斷,并會同預測服務商優化預測算法以提升預測精度。同時,平臺開發了場站機組停機計劃與開機容量數字化管控模塊,解決填報時效性對預測精度的影響,確保機組信息及時更新。
作者:雷海超 劉暢 沈陽武 王振宙
編輯:李雷 楊思恒
美編:肖霄
來源:中國三峽集團
原標題:功率預測創新成果在新能源場站落地應用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