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于開展重慶市2023年度納入全國碳市場重點排放單位碳排放核查及復查工作的通知》正式發布,要求在5月31日前,核查機構完成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的碳排放核查;7月31日前,完成非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的碳排放核查。6月15日前,市應對氣候變化發展中心完成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復查,核查機構及重點排放單位完成核查報告及排放報告整改;9月1日前,市應對氣候變化發展中心完成非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復查,核查機構及重點排放單位完成核查報告及排放報告整改。
原文如下↓
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關于開展重慶市2023年度納入全國碳市場重點排放單位碳排放核查及復查工作的通知
有關區縣生態環境局、兩江新區分局,市應對氣候變化發展中心,有關重點排放單位,有關核查機構:
按照《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國務院令第779號)、《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生態環境部令第19號)、生態環境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23—2025年發電行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報告管理相關工作的通知》(環辦氣候函〔2023〕43號)、《關于做好2023—2025年部分重點行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報告與核查工作的通知》(環辦氣候函〔2023〕332號)等要求,現就我市2023年度納入全國碳市場重點排放單位碳排放核查及復查工作安排通知如下。
一、總體安排
市生態環境局通過公開招標確定核查機構并對任務進行分工,由核查機構按照《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查技術指南(試行)》等技術規范和相關要求,對負責的重點排放單位開展2023年度碳排放核查。市生態環境局委托市應對氣候變化發展中心對核查結果開展復查并對核查機構整體核查質量實施考評。
二、工作步驟
(一)發電行業核查。2024年5月6日前,核查機構按照任務分工(附件1)報送全國碳市場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核查工作方案》;2024年5月31日前,核查機構完成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的碳排放核查。
(二)非發電行業核查。2024年7月3日前,核查機構按照任務分工(附件2)報送全國碳市場鋼鐵、建材、
有色金屬、化工等全國碳市場非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核查工作方案》;2024年7月31日前,核查機構完成非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的碳排放核查。
(三)復查工作。2024年6月15日前,市應對氣候變化發展中心完成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復查,核查機構及重點排放單位完成核查報告及排放報告整改;2024年9月1日前,市應對氣候變化發展中心完成非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復查,核查機構及重點排放單位完成核查報告及排放報告整改。
三、工作要求
(一)核查機構應嚴守保密、核查及復查工作紀律,獨立、客觀、公正地開展核查工作,核查結果須經重點排放單位簽字確認,切實對核查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負責。本次碳排放核查及復查工作經費由市財政統一安排,核查機構及復查單位不得向重點排放單位收取任何費用。
(二)有關重點排放單位應高度重視,全力配合開展碳排放核查及復查工作,提供必要的數據資料,并確保內容真實、完整、準確。
(三)有關區縣生態環境局按照《重慶市2024年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弄虛作假問題專項整治行動工作方案》等相關要求,加強對核查機構監督和指導力度,對違法行為依法查處并督促整改,確保核查工作順利開展。
(四)氣候發展中心將根據核查工作管理制度,對核查質量進行考評,核查機構應按時完成核查并提交核查結果及考評資料:
1.核查成果。加蓋重點排放單位和核查機構公章的核查報告紙質版2份、掃描件PDF版1份、Word版1份,核查過程中的相關支撐材料(電子版)1份,重點排放單位經核查(復查)后碳排放報告蓋章紙質版1份。
2.考評資料。核查機構信息公開表、核查機構內部質量管理相關文件及年度公正性自查報告等。
原標題: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關于開展重慶市2023年度納入全國碳市場重點排放單位碳排放核查及復查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