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提高自動監測數據質量,建立健全以污染源自動監控為主的非現場監管執法體系,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辦法》《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辦法》《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現場監督檢查辦法》等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廣東省生態環境廳組織編制了《廣東省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下稱《管理辦法》)。現公開征求意見,截止時間為2024年6月8日前。
《管理辦法》編制說明中指出,排污單位依法安裝污染源自動監測設備并與生態環境部門監控系統聯網,是加強生態環境監管、落實排污單位主體責任的重要手段,是落實“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的重要抓手。近年來,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在生態環境保護信息化建設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在執法監管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但與此同時,與污染源自動監控相關的規劃建設不系統、權利責任不明晰、管理機制不順暢、法律法規亟待細化等問題愈發明顯,嚴重制約我省污染源自動監控的進一步發展,迫切需要制定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辦法予以解決。
于是,在充分參考安徽、福建、重慶、江西等兄弟省份先進經驗基礎上,《管理辦法》對涉及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的現有法律、法規、標準和政策進行系統梳理和有機整合,共設八個章節合計30條,分別為總則、職責分工、安裝聯網、運行維護、數據管理與應用、違法認定、其他要求和附則,對污染源自動監控的相關概念、職責分工、安裝聯網、運行管理及監督管理做了全面的規定和要求。
第一章“總則”共3條。本章明確了本辦法制定的目的依據、適用范圍,以及排污單位、自動監控系統、自動監測數據和數據標記等的相關概念。
第二章“職責分工”共3條。本章明確了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排污單位以及運維單位和檢測單位在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建設與管理中的責任,界定了省、市兩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的職責分工。
第三章“安裝聯網”共5條。本章對污染源自動監測設備的安裝對象、安裝點位、安裝技術要求、聯網要求、以及驗收要求進行了詳細的規定,充分融合目前以排污許可為核心的監管體系有關要求,兼顧指導性與可操作性。
第四章“運行維護”共3條。本章以現有的技術規范為基礎,同時結合日常管理經驗對排污單位規范開展自動監測設備運行維護工作提出一系列要求,同時對自動監控數據標記和數據存儲進行了相應規定。
第五章“數據管理與應用”共4條。本章明確了自動監測數據的運用范圍、數據超標統計規則、超總量判定和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對自動監控數據的日常跟蹤處理機制。
第六章“違法認定”共8條。本章結合現有的法律法規梳理歸納了10種與污染源自動監控有關的環境違法類別,并對未安裝、未聯網、不正常運行、未保存原始記錄、發現異常不報告、拒不配合檢查以及逃避監管等7種環境違法情形進行了細化。
第七章“其他要求”共1條。本章闡述了案件移送和兩法銜接的有關要求。
第八章“附則”共3條。
詳見附件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