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上午,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6月份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委新聞發言人李超出席發布會,介紹發用電、近期出臺政策、擬舉辦重大活動等情況,并就經濟運行、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新能源汽車發展、節能降碳、中美地方氣候行動高級別活動、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加征關稅等方面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南方都市報記者:我再問一個新能源汽車的問題。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車企圍繞產品、技術、市場開展激烈競爭,國際上也高度關注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情況。請問您對此如何看待?
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委新聞發言人 李超 :謝謝您的提問。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涌現出一大批廣受國內外消費者歡迎的產品質量硬、技術水平高、用戶體驗好的車型。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958.7萬輛和949.5萬輛,比上年分別增長35.8%和37.9%,產銷量連續9年居全球首位,銷量占全部汽車銷量的比例為31.6%。今年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延續良好態勢;前5個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392.6萬輛和389.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0.7%和32.5%,銷量占全部汽車銷量的比例為33.9%。
實踐證明,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關鍵在于順應客觀規律、充分尊重市場競爭、堅持在開放中求發展。首先,新發展理念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提供了引領。近年來,綠色發展理念不斷深入人心,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日益成為新的社會風尚,在這樣背景下,新能源汽車行業順應發展潮流,瞄準消費者需求,持續為國內外消費者提供綠色低碳、智能高效、經濟便利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形成了需求引領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良性循環。第二,我國超大規模市場為新能源汽車產業提供了廣闊發展空間。截至2023年底,我國機動車保有量達到4.35億輛,其中汽車3.36億輛,2019年以來,我國的汽車保有量增加了1.16億輛。這一規模還在不斷增長,其中,新能源汽車占全部汽車銷量的比重還在不斷提高。2012—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年均復合增速達到82.1%。第三,充分的市場競爭鍛造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競爭力。市場競爭促進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打造競爭優勢,2022—2023年,我國汽車工業重點企業研發投入分別增長8.8%、16%;充分有序的市場競爭加速企業優勝劣汰,通過“大浪淘沙”,我們看到,實力雄厚的企業在不斷涌現,帶動了產業整體發展水平的提升。當然我們還要看到,國內國際“雙循環”推動了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共同發展。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導致落后。中國汽車產業在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合作中發展壯大,同時我國也沒有把我們超大規模國內市場圈起來讓中國企業獨享,而是積極歡迎全球汽車企業共享中國超大規模市場紅利。2018年,我國取消了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外資股比限制,將整車進口平均關稅進一步調降至13.8%,其中零部件平均關稅僅為6%,2022年我國進一步取消了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在中國優質營商環境、高素質勞動力、完整產業鏈供應鏈等助力下,特斯拉、大眾、寶馬等車企紛紛在華布局投資建設電動汽車生產。
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方面,繼續通過政策引導、規范監管等方式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充分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推動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和企業優化重組,提升技術創新和產業鏈配套能力,加強國際合作,持續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謝謝!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