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凝結顆粒物(Condensable Particulate Matter,CPM)是指在排放前的煙氣中處于氣態,在排放后經過大氣的稀釋降溫作用立即凝結形成的固態或液態顆粒物。CPM作為一種新興的燃煤污染物,具有排放濃度高、形成的顆粒物直徑小、成分復雜的特點。它是在煙氣溫度下以氣態形式存在,在煙氣排放進入大氣環境后立即冷凝或者反應變成液態或者固態顆粒物。CPM進一步在大氣中形成霧霾氣溶膠,對環境和健康造成嚴重影響。脫硝過程中氨氣發生副反應,生成的超細銨鹽顆粒屬于可凝結顆粒物范圍。
美國自2012年發布可凝結顆粒物標準。2024年2月7日,美國聯邦環保局(EPA)宣布加嚴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準(NAAQs)中PM2.5標準的最終決定。將PM2.5年均濃度一級標準*由12微克/立方米更新為9微克/立方米,這是自2012年以來美國首次修訂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我國2012年發布《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增設PM2.5濃度限制(年均值35μg/m³和日均值75μg/m³),以應對PM2.5污染。但可凝結顆粒物相關排放及檢測標準暫時處于空白狀態。近日由中國
環境監測總站牽頭,河南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以及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聯合天津飛瑞特科技有限公司,于2024年10月在河南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實驗室進行了關于起草CPM中國排放標準的相關驗證實驗。
本實驗利用氣溶膠發生器,在封閉腔體內生成硝酸鹽類可凝結顆粒物,并利用等動力采樣原理,對所生成可凝結顆粒物進行采集實驗,以此來模擬固定源內可凝結顆粒物分布情況。

圖源:天津飛瑞特科技有限公司
實驗使用美國先端儀器進行驗證,過程嚴格遵守EPA Method202文件要求,共進行了空白組可凝結顆粒物采集實驗(對照組),以及高濃度可凝結顆粒物采集兩次驗證實驗。天津飛瑞特科技有限公司的技術支持工程師向標準起草項目技術負責人(包括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河南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鄭州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洛陽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等單位的項目負責老師)詳細的介紹了先端儀器CPM采樣設備的工作原理、采集流程、實驗注意事項等,為用戶提供了專業的技術指導,提升了用戶的滿意程度,得到了用戶對先端儀器和我公司服務的肯定。

圖源:天津飛瑞特科技有限公司
此次實驗為起草CPM中國排放及檢測方法標準提供了充分的理論依據及數據,驗證了EPA Method202在國內的適用性及合理性,是一次具有重要意義的驗證實驗。
本文系天津飛瑞特科技有限公司投稿,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若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本站處理。圖片授權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