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4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促進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綠色低碳修復的指導意見》,倡導建設用地土壤污染治理項目因地制宜采取風險管控措施,率先踐行綠色低碳修復,降低資源能源消耗,有效控制潛在二次污染風險。在確保達到風險管控或修復目標的前提下,實現環境凈效益最大化和碳排放量最小化。
作為
土壤修復行業的同行者,以及原位修復技術的堅持者,潔壤修復團隊一直致力于各類綠色技術的探索與應用。近年來,也積累了大量傳統技術優化與綠色修復技術的項目實戰經驗。
聚焦:在產企業土壤與地下水污染的多元化解決方案
針對部分大型在產企業內,由于歷史遺留的污染可能導致環境污染和環境責任,常用的技術有風險管控、全面修復、污染物削減、防止污染物遷移擴散(特別是向場界外擴散)、以及上述方案的聯用等技術思路。
正是不同在產企業在運營狀態、污染物特性、污染管控目標、修復周期等方面都有較大的差異,因而針對其可能存在的土壤與地下水污染,需要更多元化的解決對策。
案例1
污染物總量削減與水力控制
某企業廠區局部土壤和地下水存在揮發性有機物污染。為了防止污染可能對廠區工作人員造成危害,并防止污染物的遷移擴散。首先對該區域表面鋪設瀝青路面,阻斷土壤與地下水介質中污染物揮發擴散至周圍環境。通過建設雙相抽提系統,將包氣帶土壤中污染物抽出處理,將污染地下水抽出處理,同時降低該區域地下水水位,防止污染地下水向外部遷移。
案例2
污染土壤與地下水的原位修復
某企業廠區局部存在重金屬六價鉻的污染,為實現目標污染物的原位修復。首先對高濃度地下水污染區域進行抽提,現場配備臨時廢水預處理設施,處理后的廢水排入企業自有廢水處理站。污染土壤采用原位直推注入+局部深層攪拌相結合的工藝,將經現場中試合格的生物基還原穩定藥劑與污染土壤充分混合,實現污染土壤與地下水的高效聯合修復和長期穩定。
案例3
污染區的水平與垂直阻隔
某企業占地面積較大,土壤和地下水中存在VOC、SVOC和TPH復合污染。通過在地塊邊界垂直方向建設止水帷幕,切斷地塊內污染物向周邊擴散,同時,水平方向鋪設混凝土地面,以切斷污染物向環境空氣中的擴散,阻斷了污染物的遷移。
案例4
主動→被動(污染攔截)
針對部分在產企業修復,通常選擇清挖、抽提等修復技術,考慮項目急迫性與運行成本,綜合合規性考慮,有些場景也可以選擇一些被動技術,比如,構建原位反應區、攔截溝等。
該企業存在較為嚴重的石油烴污染,為更好的削減污染物,下游區域設置收集溝,實現石油污染物的攔截,污染地下水收集至企業污水處理站集中處理。下游邊界區域,原位注入營養物包裹的生物藥劑,以降低目標污染物的遷移速度,并實現石油烴污染物的降解與削減,防止其遷移至場外。
上海潔壤是一家致力于土壤與地下水環境保護的專精特新企業,業務范圍涵蓋各類土壤與地下水采樣、水文地質調查、土壤修復、地下水原位修復、在產企業土壤與地下水風險綜合解決方案、農業環保、鹽堿地綜合利用等領域。現有采樣事業部、修復事業部、技術咨詢部、農業事業部等四個主營業務部門。目前在上海、常州、深圳、杭州、淄博、合肥等地建立服務基地,服務能力輻射全國。2022年8月,上海潔壤加入實樸檢測(301228)。
原標題:在產企業污染多元化解決-潔壤綠色修復團隊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