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廢水治理諸多問題需解決 市場前景看好
2013-05-29 11:37:07來源:中國環保在線 關鍵詞:工業廢水閱讀量:6022
導讀:hbzhan內容導讀:隨著工業的迅速發展,廢水的種類和數量迅猛增加,對水體的污染也日趨廣泛和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和安全。對于保護環境來說,工業廢水的處理比城市污水的處理更為重要。工業廢水的處理雖然早在19世紀末已經開始,并且在隨后的半個世紀進行了大量的試驗研究和生產實踐,但是由于許多工業廢水成分復雜,性質多變,仍有一些技術問題沒有完全解決。這點和城市污水處理是不同的。
hbzhan內容導讀:隨著工業的迅速發展,廢水的種類和數量迅猛增加,對水體的污染也日趨廣泛和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和安全。對于保護環境來說,工業廢水的處理比城市污水的處理更為重要。工業廢水的處理雖然早在19世紀末已經開始,并且在隨后的半個世紀進行了大量的試驗研究和生產實踐,但是由于許多工業廢水成分復雜,性質多變,仍有一些技術問題沒有完全解決。這點和城市污水處理是不同的。
由于工業廢水中污染物的特性,近年來發生的比較嚴重的污染事故幾乎都和工業廢水有關。相關污染事件中,有事故、有偷排、有治理不當,和工業企業本身關系很大,這些事件幾乎是工業廢水處理現狀的縮影,在水處理領域中,市政污水處理技術門檻相對較低,但工業廢水治理非常復雜,技術難度也更高。有人認為,相比市政污水處理,工業廢水處理領域的市場競爭對企業實力要求更高。
隨著排放標準加嚴和監管力度加大,工業廢水治理方面會有更多問題需要解決和完善,由此也會帶來更多市場機遇。
有數據表明,2010年,我國工業廢水的排放達標率為95.3%,比上年提高了1.1個百分點。但在增長的達標排放率背后,工業污染問題依然頻繁出現。難道僅是達標排放率以外的4%和未被納入統計范疇的企業在做怪?仔細分析,原因有以下幾點:
,天網恢恢,疏而有漏。2009年,我國城鎮規模以上(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總數超過43.3萬家,比納入統計的11.3萬家企業多了整整32萬。若去掉“500萬元以上”這個財務量限制,工業企業數量會更龐大。如此龐大的企業群體,無論對于統計還是監管來說都gesep.com不可能面面俱到,死角肯定存在。
第二,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即便是小作坊式的工廠,污染能力也未必比大型企業遜色,甚至可能更嚴重。然而無論是NGO公開污染信息,還是政府部門展開污染調查,都習慣于大處著手,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對小企業排污情況的統計。
第三,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多年來,企業早已摸索出應對政策監管的多套策略,弄虛作假現象較嚴重。此外,我國工業廢水治理的實踐時間較短,再加上環保監管力量不足等原因,一些企業的違法排污行為依然存在。
第四,城鄉有別,污染無界。我國國情決定了很多行政指令和政策推動都是“先城市后鄉村”,比如自來水普及率、污水處理率等,工業廢水治理也不例外。這就讓農村小煤窯、小礦廠之類企業的污染排放積少成多,給水環境帶來的危害也不容小覷。
綜上所述,目前看似接近飽和的工業廢水市場仍然有很大的增長空間。隨著排放標準加嚴和監管力度加大,工業廢水治理方面會有更多問題需要解決和完善,由此也會帶來更多市場機遇。
新技術難進入市場,好技術得不到推廣
工業廢水產生的污染物量大、難處理、成分復雜,一直是水污染治理的難點。“十二五”期間,氨氮納入總量控制范圍、成為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常規污染物進一步削減,相關工業行業排放標準普遍提高,均考驗著工業廢水處理。
工業廢水處理中,由于行業性質、生產工藝、特征污染物的不同,不同行業廢水存在很大差異,所以技術尤為重要,但看現狀,技術方面的問題卻很多。
一、我國工業廢水處理技術水平有限,一些處理難度大、要求高的行業,如制藥廢水、味精廢水等,現有的技術水準還有待提高。
二、不少現有技術可以達標,但需要投入很高的成本,給企業造成的成本壓力大,甚至無法承受。特別是高氨氮、高濃度難降解有機污染物等領域,需要更經濟、更穩定的技術。
三、較為關鍵的一點是,工業廢水成分復雜,其技術使用也相對復雜,治理技術的選擇要考慮多方面原因,包括企業的生產工藝等。大部分工業廢水不是單一技術可以處理的,需要多種技術結合使用。而企業的治污水平普遍不高,對廢水處理設施的管理、使用上也缺乏經驗,面對市場上紛繁復雜的技術,往往不知怎么選擇。
另一方面,新技術難進入市場、好技術得不到推廣是普遍問題。環境服務業不發達引發了市場與技術的矛盾,信息不對稱讓市場和技術難以對接。企業核心技術和市場開拓能力的缺乏,也讓一些新技術難以進入市場。
技術怎么才能被市場選擇和認可?這個問題需要相關機構的幫助和支持。很多行業協會為此做了很多工作,把實用的技術推薦給企業。事實上,我國工業廢水治理不存在的技術難題,一些行業認為,現有的很多技術可以滿足目前的處理需求,工業廢水處理技術方面,重要的不是創新,而是推廣實用技術。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