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份重點區域城市空氣質量 山東濟南“奪冠”
空氣質量差前十分別是:濟南、邯鄲、保定、邢臺、唐山、衡水、石家莊、廊坊、北京、沈陽和鄭州(兩市綜合指數相同,排名相同)。
數據顯示,8月份,74個城市平均達標天數比例為80.4%,當月達標天數約為25天。從污染情況看,以輕度污染為主,未出現嚴重污染,主要污染物為O3,其次為PM2.5。
排名頻次每月一次,排名依據為各城市的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對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一氧化碳(CO)和臭氧(O3)六項污染物,分別以當月濃度做分子、國家標準限值做分母,計算各自的指數,相加結果就是該城市的“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
這是環保部2013年以來發布的20次月度空氣質量數據,2013年全年月度差均為河北城市,其中石家莊5次、邢臺4次、唐山3次。2014年的前8個月中,1至7月份均為河北城市,邢臺為1至6月份的月度差,唐山7月份差。
京津冀仍然占據差前十位中的七席,北京第四次入空氣“黑榜”,京津冀污染形勢仍然相對嚴峻。8月份,京津冀全月平均達標天數,雖然與上月及去年同期相比有所提高,但仍不足六成,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重度污染天數比例高于74個城市0.4個百分點。
作為空氣質量差城市,9月19日20點15分,濟南市環保局在其微博上對此事作出回應,稱排名落后主要原因為“長期以來市區排污總量明顯超過環境容量,改善后的污染物濃度水平依然居于高位。”而對于環境容量,濟南環保局認為“市區不利的地形、氣候條件決定了環境容量較小”。另外則是“以重化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且重點企業過度集中于市區),量大面廣的施工工地及相對粗放的揚塵防控水平,不斷增長的集中供熱需求、機動車保有總量和日益擁堵的交通狀況都對空氣質量的進一步改善帶來了很大壓力”。
隨即有網友提出質疑,稱政府與其費這么大精力作解釋,不如做些實實在在的事情。
“@GrandeOrange”說,市政府對污染企業太仁慈,對重化工業始終態度曖昧,沒有采取強有力的措施是根本原因。不破則不立,原地踏步或者隔靴搔癢是于事無補的!
“@仨頭鳥”稱,不是找理由找借口的時候,既然已差,就制定目標努力才對。
“gz022802”則表示,露天燒烤、工地揚塵、企業排污,濟南環保的領導們,請不要把空氣質量推脫給天氣,你們自己做了什么具體工作能不能拿出來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