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贏污水治理攻堅戰”
日前,杭州蕭山全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推進會舉行。會議總結交流了前一階段全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推進情況,并就抓好下一階段各項工作進行部署。市委常委、區委書記俞東來強調,各級各部門要統一思想認識,加大工作力度,搶抓時間,確保質量,全力以赴打贏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堅戰。
區領導許岳榮、汪柏遂、趙文虎、葉永浩,副區級領導姚進、高衛國參加推進會。
聽取發言后,俞東來指出,五水共治,治污先行。各級各部門要做到認識再深化,充分認識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真正把思想統一到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下定決心,克難攻堅,打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這場硬仗。
俞東來強調,要制度再規范。完善廉政風險防范制度,嚴格按照規范執行治理工作中的各個環節,并想方設法保障好資金要素,確保工程如期完成。要責任再落實。各鎮街要承擔起主體責任,加大工作力度,做到“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專門抓、落實專人具體抓”,確保人員到位,責任到人;區級有關部門要大力支持,積極配合工作開展。同時,要加強督促檢查,形成強大推力,確保全面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各項工作任務。
會前,與會人員來到衙前鎮鳳凰村,實地考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建設情況。會上,河上鎮、瓜瀝鎮、臨浦鎮和區水務集團相關負責人分別發言。
目前,蕭山已下發《關于進一步明確2014年度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任務的通知》。根據《通知》,今年各鎮街要圍繞“44個亮點村必須完工,178個村啟動率達100%,力爭受益農戶突破5萬戶”的總體要求,進一步加強領導,加快進度,嚴控質量,全力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
蕭山和農村生活污水較上了勁
河上鎮璇山下村,是蕭山河上鎮東南部的一個小山村,與諸暨相鄰,依山傍水,生態資源十分豐富。
現下,村里正忙著鋪設污水管網。年底前,村里的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將正式竣工。今后,作為生態村,這里的水將更清更美。“一旦管網完成,家家戶戶產生的生活污水將實現統一收集、統一處理,實現達標排放。處理后的水,用來澆花,灌溉都沒有問題。”村民們心里都憧憬著未來山清水秀的美麗村莊。
“原先沒有污水處理設施,這里的生活污水全部排入附近小溪,隨著農村生活污水整治工程的開展,這種現象將徹底消除,家家戶戶的廚房廢水、廁所污水和洗滌廢水,都將被納入污水管網,送到生態處理池處理后達標排放。”河上鎮黨委委員周寅說。
璇山下村,是2014年蕭山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首批44個區級亮點村之一。今年7月,河上鎮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正式開始施工,包括璇山下村在內的4個亮點村的治理工程總投資2200萬元,受益農戶2100多戶,均采用了微動力處理模式。這也標志著蕭山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正式進入施工階段。
從一開始,蕭山就明確質量是農村污水處理工程的生命線。河上鎮在設計階段,就邀請了4家設計單位對全鎮15個村的方案進行調查設計,讓不同設計單位取長補短、合理優化,并把省內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領域和工程監理領域中的佼佼者請進來,抓規范抓管理,高標準施工,杜絕豆腐渣工程。
河上鎮還建立了由監理、施工、鎮、村參加的四方例會制度,及時開出整改糾偏“藥方”,每周開會共同協商解決問題。一環扣一環,互相監督,保證項目的進度和質量,確保做一個成一個。
10月14日,蕭山再次明確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時間表”—44個亮點村今年12月底前確保竣工,134個一般村原則上要求在10月底前完成設計,已下達任務的首批42個一般村在11月全面開工,力爭主干管道在春節前完工,并修復路面,其余92個一般村選擇一個新農村集聚區塊進行治理,力爭在春節前竣工。
【相關閱讀】因地制宜選擇處理模式
“對于中國農村及分散污水處理系統的建設及運營,不能照搬現有的大型城市污水處理廠模式,而要尋找一個適合我國國情且工藝簡單、設施設備少、維護費用低的系統模式。只有這樣,大批的分散污水處理裝置及系統才能建得起,用得上,管得住。”這是江蘇某環保公司副總工程師徐路遙對農村污水處理工藝選擇及運行方式的理解。
目前,鄉鎮小型污水處理廠工藝單元多采用氧化溝、生物膜單元和人工濕地等生態單元組合;村落小型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工藝單元采用:人工濕地、自然處理系統、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工藝運行簡單穩定、投資少、管理要求水平低。
與之相呼應的是,我國農村污水排放沒有統一的標準和作為污染物減排的參照。如此,也就失去了對農村地區污水處理效果的評價標準。由于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在建設規模、工藝選擇及運行管理方面與城市污水處理設施的較大差異。對此,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夏訓峰提出,農村地區的污水排放標準不宜完全按照《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執行,應制定適合農村實際情況的生活污水排放標準。
據悉,已頒布并正在執行的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約35部,其中僅寧夏回族自治區和福建、江西兩省出臺了農村生活污水排放標準。浙江、江蘇、湖北、北京等省市出臺的地方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實用技術指南、技術導則規定中的標準,涉及到農村地區污水處理的調節池、污水凈化沼氣池、人工濕地、穩定塘的相關規定。
從已公布的地方標準來看,各地有各地的特點:有的地區標準對污染物排放主要指標(COD總氮、總磷)制定了新的排放限值,根據受納水體的不同,分別采取一級、二級和三級標準。幾級標準均低于《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同級限值,三級標準出水主要用于農田灌溉。有的地區排放標準中并沒有對各項指標制定新的標準限值,而是根據農村經濟水平和受納水體的不同,提出應該參照哪個標準執行。還有的地區并沒有考慮農村經濟水平,而是以標準實際執行的難易程度而制定本地區農村污水排放標準。
眾多專家指出,農村生活污水排放標準的制定要充分考慮農村地區技術經濟和管理水平以及消納渠道,在指標選取上以營養物為主,其他次要指標從簡控制;明確區分分散式和集中式兩種處理模式的劃分依據,并針對分散處理和集中處理模式進行標準分級,同時對集中治理按照排水去向進行分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