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萊陽市數字環衛業務管理系統正式開始運行。為進一步使環衛管理精細化,萊陽市環衛處將數字化信息管理引入日常工作,通過采取對作業車輛安裝油耗監控、GPS衛星定位系統,將垃圾場原有進場垃圾無人值守智能稱重視頻監控系統納入平臺進行升級改造等一系列措施,全力打造數字環衛業務管理平臺,使環衛工作不斷邁向信息化、數字化。
據悉,該環衛數字化信息管理系統,將環衛業務管理系統涉及到設施、人員、車輛、事件等要素整合在同一個平臺上,并對一線管理、作業部門進行相應的績效考核,是個長效管理機制。
那么,萊陽環衛是如何實現數字化的精細管理呢?
就車輛監管方面,對作業車輛進行智能化改裝,安裝在車輛上的作業狀態監控系統就像一部車輛“跟蹤器”,通過建立GPS數字化管理系統,便于工作人員及時掌握車輛情況,有效合理調配車輛,提升環衛管理應急處置能力;而在人員監管方面,利用管理人員配發的3G對講手機的GPS定位功能,實時記錄并顯示其在崗情況、滯留時間、巡查路線等信息,實現對人員在線實時監督檢查。同時實行以數字化考核為主要內容的月度績效考核,與個人的績效工資掛鉤,有效調動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此外,該系統還涉及業務督查考核,垃圾場采用無人值守智能稱重視頻監控系統,可對垃圾運輸車輛的清運數量、次數等基礎數據進行統計,實現了有截屏圖片、遠程查詢、實時督查的目的,為清運車輛作業量考核、作業質量監督和經濟指標核算提供了科學依據,有效遏制了中轉站運輸車輛“冒頂垃圾”等二次污染問題的出現。
萊陽環衛業務管理系統的數字化更新升級,為環衛工作提供了精細規劃。為使城市街道更整潔,環境更優美,在實現精細的基礎上,萊陽還在“基”上抓完善、在“凈”上下功夫、在“細”上求深入,采取多項舉措提升環境衛生保潔質量。
萊陽市又是如何運用“基凈細”?
在“基”上抓完善,牢牢抓住城鄉垃圾轉運建設這個重點,規劃一期建設固定式轉運站15座,其中13個鎮各建1座,柏林莊、龍旺莊街道辦事處各建1座,城區周邊設移動式垃圾壓縮站8座,配套大型鉤臂車11臺,污水罐車3臺,項目總投資約5000萬元;在“凈”上下功夫,每天清晨4點4部清掃車、1部高壓沖洗車上路輪番作業,市區繁華區域保潔實行兩班制,填補中午及夜間空崗,消除時間盲區。此外,自今年的9月17日起,組織清掃工80余人集中清理城區所有道理兩側雜草、垃圾。切實保障城區大環境衛生。
時時處處以“精細化”為標準治理城市環境,多措并舉“扮靚”萊陽,破此外萊陽環衛工小區綠地“隨便”焚燒垃圾的信息帶來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