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寒冬漸進,環衛工的清掃道路工作也變得日益艱難。11月21日,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環衛站自籌資金為一線環衛工人分發了1720件新式作業棉衣。
22日上午,在市城區梅溪路與中州路交叉口附近看到,為環衛工人發放的作業棉服由顏色鮮亮、抗磨耐洗的面料制成,具有款式新穎、質地優良、防雨保暖、方便拆洗等特征,且在外部加粗了反光條,突出了環衛標識,提高了一線環衛工人作業的安全系數。
在寒冬來臨之際收到保暖棉衣,溫暖了這批城市“美容師”的同時,也溫暖著整個城市。冬季,環衛工作除了能給環衛工送溫暖的同時,還能做啥?近日,甘肅蘭州轉變作業模式,促進環衛工作的更好落實。
11月18日從蘭州市執法局獲悉,近郊四區環衛部門即日起將改變作業模式,將通過加大吸塵、清洗、清掃力度,清除道路積塵,合理灑水噴霧等方式科學防治道路揚塵污染工作。由于氣溫下降,灑水抑塵容易造成路面結冰等問題,環衛部門將合理搭配灑水、吸塵及洗掃等環衛作業方式,根據氣溫變化情況合理安排灑水作業。
為進一步加強道路揚塵污染管控,減少安全隱患,近郊四區環衛部門將合理搭配灑水、吸塵及洗掃等環衛作業方式。按照要求,四城區環衛部門將根據氣溫變化情況,科學安排作業時間:氣溫升高時,開展灑水噴霧作業,合理增減作業頻次;路況較好的路段,根據氣溫升降情況,合理組織灑水壓塵作業;對于破損、坑洼等路況差,無法開展機械化清掃、吸塵、洗掃作業的道路,適當進行灑水壓塵、噴霧降塵,全面管控道路揚塵污染。據介紹,環衛部門將采取吸塵、洗掃、清掃等作業方式,全面清理道路積塵,在此基礎上開展灑水噴霧作業。與此同時,環衛部門將對近郊四區主次干道積塵、落葉進行全面徹底清除,特別要加大南、北濱河路、金昌路、西津西路、西固中路等重點區域周邊主次干道的作業力度。在抓好主次干道作業的基礎上,做好人行道、小街巷清掃保潔和除塵清淤工作。
當然,作為環衛建設的重要一環,環衛設備的機械智能化也是必不可少的,它既能提高勞動效率,也能降低環衛工的工作強度。
與傳統面臨馬路背朝天的作業方式不同時的,隨著近年來科技的進步,各地不斷加大環衛設備的投入,促進機械化水平提高。
以天津市為例。據了解,天津市今年投入2億元通過政府采購購入新的環衛設備設施,相當于去年投入的兩倍。這些設備設施均選自《2013年天津市環境衛生專用產品推薦目錄》,該目錄較2012年目錄基礎上充實了一批升級產品,分為環衛專用車輛和環衛專用設備兩大類。其中收錄的環衛專用車輛全部達到國四環保標準。
道路清潔方面,市容環衛部門現已購入162臺清洗設備,以具有防揚塵功能的掃路清潔設備為主。新購入的純吸式掃路車不僅能滿足本市道路清掃的需要,更能節省水資源、避免揚塵,有效降低空氣中的PM2.5。據介紹,和平區、南開區已各有4臺投入試用,本市預計還將購入30臺用于城市道路的清潔。
值得關注的是,針對冬季降雪天氣,天津市市容環衛部門新購入了55臺除雪設備。天津市市容環境衛生行業協會秘書長張范介紹,“以往都通過撒鹽這種方式除雪,這種做法不僅除雪速度慢,而且會對樹木植被造成危害,不夠環保安全。這次購入的除雪車主要以機械除雪設備為主,并且更換了新的有機融雪劑,減少了對環境的破壞,更加安全環保。”此外在新購入的收運設備方面,也加強了密封性,避免了過去運輸中撒漏現象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