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湘江流域重金屬污染嚴重,砷超標715倍”的消息引起軒然大波。一時間,有關于公益組織參與污染治理的看法的出現,也有流域治理相關部門工作提出了質疑。在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的言論里,湖南環保廳也站出來“辟謠”,召開新聞見面會,現場公布近年來湘江治理情況,并稱網上流傳的消息“是假新聞”。
“湘江流域重金屬砷超標715倍”的消息是真是假,我們不予置評。但由其“呈上”的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話題卻再次強勢進入公眾視野。
環保部發布污染場地調查評估與修復工作指南
為規范有序地推動地方開展污染場地調查評估與場地修復,統籌解決污染場地全過程環境管理中產生的具體操作問題,近日,環保部發布了《工業企業場地環境調查評估與修復工作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
根據污染場地全過程管理的原則,統籌考慮土壤和地下水等環境介質,《指南》對場地調查、風險評估、治理修復、環境監理、驗收及長期風險管理等所有環節,明確了各方責任,理順了工作程序,提出了技術方法,細化了操作規范。
與環保部今年2月發布的場地系列環保標準相比,《指南》對環境調查、風險評估、修復及監測等方面細化補充了操作要求,并增加了環境監理、修復驗收及后期管理的內容。
下一步,環保部將繼續督促各地落實已發布的各項文件,強化污染場地未經治理修復禁止開發利用等工作要求,不斷完善相關標準規范,努力推進污染場地環境監管法律法規的制定。
據悉,環保部先后會同有關部門發布了《關于保障工業企業場地再開發利用環境安全的通知》等規范性文件,出臺了系列環保標準,發布了批修復技術目錄。
土壤修復行業正起步發展
與政策法規同期的,還有近日啟動的重金屬污染防治招標活動。由中國采購與招標網、中國名企排行網、全國重金屬污染防治與環境修復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聯合組織的重金屬污染防治與環境修復項目招標采購評價推介活動近日在北京啟動。據介紹,該評價活動將有利于規范重金屬污染防治與環境修復項目招標采購秩序,給政府招標人、項目業主、招標機構提供招標采購比選參考,確保項目質量安全,合理降低采購成本。
據了解,2014年4月,環保部和國土資源部共同開展的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結果顯示,全國土壤環境狀況總體不容樂觀,部分地區土壤污染較重,耕地土壤環境質量堪憂,工礦業廢棄地土壤環境問題突出。專家預測,從2014年至2020年,國內土壤修復市場規模可達6856億元。而目前國內從事土壤修復的企業近1000余家,整個行業處于起步發展期,企業良莠不齊,缺少規范標準。
重金屬污染威脅“舌尖上的安全”
土壤是一個國家珍貴的戰略資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有專家表示,只有健康的土壤才能生產出健康的糧食,進而造就健康的人群和健康的社會。
但在上個世紀80年代后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和農藥,土壤的質量不可同日而語,同時80年代后的鄉鎮企業的大量出現,工礦企業遍地開花,而環保措施并不配套,目前中國的土壤陷入了農業生產帶來的土壤退化問題和工業污染帶來的土壤污染問題,在這兩個問題的雙重夾擊下,近年來糧食安全問題倍顯突出,鎘大米事件近期頻繁發生就是其中的表現。
正如以上所說,土壤酸化等問題和土壤中重金屬含量增加的問題并存且相互影響。糧食重金屬超標問題并非單一的因為土壤重金屬超標帶來的影響,土壤酸化、有機質含量的降低等也同樣提高了糧食超標的風險性。因此要確保糧食安全,不僅要對土壤重金屬進行治理,同時對土壤的酸化問題也需要得到同樣的重視。事實上通過改良土壤的酸性以及對水稻的合理水分管理能有效地控制鎘污染引起的食品安全問題。
新材料快捷“移除”土壤重金屬污染
在大眾被困在重金屬污染的嚴重影響制成的密不透風的囚籠中,一項可移除土壤重金屬污染的“新型磁性固體螯合劑材料技術”日前在北京“冒泡”。
據悉,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等共同研發成功的一項可移除土壤重金屬污染的“新型磁性固體螯合劑材料技術”,日前在北京通過了科技成果評價。
農業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研究員徐應明說,該材料具有固相螯合捕集、磁選分離的雙重功能,對土壤中多種形態的非磁性重金屬元素有分離凈化作用。材料結構具原創性,有自主知識產權;在同類研究中,技術達先進水平。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授范力仁也表示,磁性固體螯合劑顆粒材料可“靶向螯合鈍化”土壤有害重金屬,減少種植農作物對之吸收;又可在休耕農閑時,用磁選方法快速將負載了重金屬的磁性材料與土壤分離,使土壤重金屬“移除減量”凈化,直接消除重金屬被土壤生物或其它原因再度活化污染隱患。該材料可再生循環使用,噸土壤處理材料消耗費用可低至2—10元/每元素。
經國土資源部武漢礦產資源監督檢驗中心檢測,送樣土壤鎘、鉛去除率分別為77%、73.6%。湖南株洲鉛鋅冶煉廠區附近表層土壤凈化試驗顯示,鎘、鉛去除率約75%,鋅去除率約50%。鉛、鎘含量由重度污染級別降至40.15毫克/公斤、1.28毫克/公斤,接近土壤自然背景值和國家二級標準,去除效果顯著;并被用戶評價為“具有滿意的土壤污染重金屬移除修復效果”。
相關新聞:
湘江流域被指砷超標715倍 湖南環保廳:是假新聞
湘江“落難” 清澈數據或能紓解重金屬污染沉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