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至少80萬噸污水直排入河
“全市每天仍有80萬到100萬噸污水直排,實際污水處理率比奧運會后下降。”北京市人大農村委員會主任委員安鋼指出,目前本市水污染總體形勢仍然嚴峻。
據介紹,北運河流域整體水質仍為劣V類,四環以外的中小河道如蕭太后河、小龍河、壩河等污水橫流、河水黑臭,各類支、斗、毛渠和道路邊溝不是干枯就是積存污水。四環到五環周邊的城鄉結合部很多新建小區和單位的排污沒有接入市政管網,未配建或配建了也未運行污水自處理設施,污水直排入河。五環路以外的農村地區,污水收集管網覆蓋率很低;污泥處理能力缺口大,臨時處理措施遇阻,高碑店、小紅門污水處理廠內堆積了4萬多噸污泥。
另外,污水處理廠建設滯后于城市發展。一些小區自建的污水處理設施運行資金不足,設備老化,不能正常運行,部分規劃建設的污水收集管網受拆遷等因素影響,實施困難,一些區域還存在斷頭管、無頭管,成為污水收集的盲區、死角。
同時,“應把污水治理和污水資源化利用擺在與大氣污染防治同等重要的高度。”北京人大農村委建議,2015年應先查清80到100萬噸直排污水的分布、來源和產生原因,建立詳細臺賬,逐口制定治理計劃,啟動污水未接入管網小區的入網工程。按照城市發展和人口增長的實際規模,編制完整、適度超前的城市排水系統規劃和科學的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規劃,制定實施時間。
另外,眾多專家建議,在現行水價內加大污水處理費的比重,并與水價同步采取階梯收費方式。適時調整水價標準,使污水處理費逐步提高到競爭性價格水平。
應符合一級B類標準
就此,北京市12月5日公布,北京地方標準《城鎮污水處理能源消耗限額》將在2015年3月1日起實施,讓污水處理更合理用能、起到節能減排作用。這是全國針對污水處理能耗限額的標準,全市91座污水處理廠的能耗將面臨審核,污水處理后達到一級B類標準,預計總體節能8%左右。
《城鎮污水處理能源消耗限額》地方標準起草人之一的黎艷介紹道,牽頭起草標準的北京排水集團與北京排水協會此前專門收集、分析北京34座污水處理廠及全國部分污水處理廠從2009年到2011年這3年的數據,把3年的平均值作為能耗限額的限定值、優值作為先進值。還在北京11座污水處理廠進行了1年的標準試點,總體節能量在8%左右。新標準將用來規范現有城鎮污水處理廠用能,并為新建污水廠提供能源能耗核算標準。
像處理量20萬立方米/日的清河污水處理廠二期,就已完成了節能改造,全年總電量減少138萬千瓦時,折合標準煤為55噸,節約電費108萬元。
據介紹,全市91座污水處理廠的能耗將審核,而日處理能力1萬到10萬噸之間的污水廠則是重點節能改造對象。同時,按照標準規定,污水廠處理后水的出水指標,應符合一級B類標準,相當于無污染的、4類水質標準。
據介紹,全市91座污水處理廠的能耗將審核,而日處理能力1萬到10萬噸之間的污水廠則是重點節能改造對象。同時,按照標準規定,污水廠處理后水的出水指標,應符合一級B類標準,相當于無污染的、4類水質標準。
污水處理廠也要節能降耗
污水處理廠承擔水環境改善重要任務,卻是能耗密集型企業,占據高耗能位,這樣的論斷讓人非常吃驚,而更令人憂心的是,我國尚未意識到這一問題,污水處理廠的建設仍沿用既有模式。
日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曲久輝,科技部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副主任柯兵,清華大學教授、環境學院副院長王凱軍,清華大學教授余剛,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環境學院副院長王洪臣,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俞漢青等六位有影響的專家呼吁,以高能耗換取水體污染物下降的做法不可取,社會應該更加關注污水處理廠的高能耗問題,制定標準,給出政策,引導其處理技術升級,提高能效并終做到能源自給。
王洪臣指出,污水處理廠的能耗主要是電耗,處理每立方米的污水耗電0.2—0.3千瓦時,電費約占污水處理成本的50%—70%。目前,美國有1.6萬座污水處理廠,電耗約占全社會總電耗的3%。在城市,污水處理電耗往往超過全市電耗的10%。
目前,我國有污水處理廠3500多座,能耗約占全社會用電量的0.3%左右,隨著國家對高能耗產業的控制以及污水處理規模的快速增大,我國污水處理廠的能耗占比將不斷提高,將逐步接近美國的水平。高能耗一方面導致污水處理成本升高,加劇了當前的能源危機;另一方面致使一些中小型污水處理廠難以運行,污水處理廠的減排效益得不到正常的發揮。
王凱軍表示,我國現有的污水處理廠大部分都需要提標改造,如果提標改造繼續以高能耗、高物耗模式進行,污水處理行業將面臨更不可持續問題。
專家們表示,傳統污水處理廠目前能耗偏高,但污水也蘊含著很大潛能。研究報告表明,美國污水當中隱含2000億千瓦時電,能解決美國10%以上的能源需求。
王凱軍說,污水處理厭氧工藝可以有效解決高能耗問題,但我國現有污水處理廠中,采用厭氧工藝的約有50座,其中在運行的還不到30座,我國污水處理技術的發展與發展趨勢相背離。王洪臣曾長期任職北京排水集團,他說,根據自己的工作經驗,一個設有標準厭氧消化系統的污水處理廠,能源自給率正常情況下可達到20%—30%。
相較于對其他行業節能降耗的重視,社會對污水廠能耗的關注還是空白。專家們建議,從政策層面,要給予污水處理廠節能降耗以適當激勵,同時,適時推出污水廠的能耗標準,以引導其技術升級,朝能源自給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