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要求,市政供水水廠基線調查從即日起至2015年6月,開展市政供水出廠水和末梢水全分析檢測;2015年5月至10月,開展市政供水水廠衛生學調查。大型農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基線調查從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開展大型農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出廠水和末梢水全分析檢測;2016年3月至10月,開展大型農村集中式供水工程衛生學調查。調查資料要在衛生計生部門內部實現共享,各市(州)疾控中心2015年11月10日前將市政供水基線調查的相關紙質報表和調查總結,2016年11月10日前將大型農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相關紙質報表和調查總結上報同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和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與此同時,甘肅省政府新聞辦當日召開2014為民辦實事完成情況新聞發布會。甘肅省水利廳副廳長陳德興介紹,甘肅今年繼續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全年共投資20.43億元解決了規劃內180萬農村人口、28.9萬農村學校師生和7個試點縣規劃外26.83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
甘肅自古是一個旱災頻繁的地方。據有關資料統計分析,自公元前206年至1949年的2155年間,全省范圍不同范圍、不同程度的旱災有749次,平均3年一次。至20世紀,甘肅處于旱災高發期,特別是進入90年代以來旱災出現頻率呈上升趨勢,旱情程度加重。隨著水利事業發展,干旱造成的影響相對減輕。
“目前,甘肅已建成的集中供水工程達5300多處,點多、線長、面廣,既要管住水源、管好水廠、還要管好管網、終供水到戶,任務十分繁重。”陳德興強調,強化法制保障、核定供水水價、加強水源地保護、強化水質監管和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等,是確保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長期發揮效益的關鍵所在。
陳德興指出,根據水利部評估和飲水安全工程總體建設規劃,到“十二五”末,甘肅將解決1526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
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甘肅省政府將解決180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列為為民興辦的23件實事之一。同時,把利用國開行貸款解決臨潭、臨夏、武山、兩當、山丹、通渭、東鄉等7個試點縣規劃外26.83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作為推進扶貧攻堅的重要舉措。截至11月30日,全省建成集中供水工程1457處、分散供水工程11091處,解決了規劃內180萬人和7個試點縣規劃外26.83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
這些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投資,累計完成20.4376億元。其中不僅有中央預算內投資10.1511億元,還有省級財政配套資金1.5014億元、市縣及群眾自籌3.1824億元。與往年不同的是,還有國開行貸款5.6027億元。
有了多元化的投入保障機制,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堅強領導下,省水利廳把飲水安全工作作為全省水利建設的首要任務,于2013年年底便提前部署各地開展工程初步設計和項目實施方案的編制等工作,并會同省直有關部門分解細化全年任務。為了確保工程建設進度,省水利廳加強項目督促檢查,先后派出75批次工作組,深入各地進行督查,及時解決問題。
同時,甘肅還組織開展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效益年活動,全面提升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質量、運行管理水平和綜合效益。各級地方政府和水利部門都把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按照“發展抓規模、建設抓程序、施工抓質量、建后抓管理、供水抓水質”的工作思路,強化工作措施,精心組織實施,讓自來水流進了一座座農家院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