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分析人士指出,“核電”有望成為繼”高鐵”走出去之后,“中國創造”的另一張“國家名片”。在國家裝備制造業的競爭力方面,中國正在打造高鐵和核電“雙龍出海”的出口新格局。
有媒體報道稱,中國高鐵“走出去”新格局的形成,與在外事活動中不遺余力地推介是分不開的。在的大力推動下,“中國高鐵走出去”在2014年高歌猛進,大放異彩。目前中國正與美國、俄羅斯、巴西、泰國在內的28個國家洽談高鐵合作項目。
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12月初,中國自主核電技術——“華龍一號”ACP1000通過了原子能機構反應堆通用設計審查。原子能機構專家認為,ACP1000在設計安全上滿足原子能機構關于先進核電技術新設計安全要求和標準。至此,中國自主核電技術獲得了進入市場的“敲門磚”。
對此,業內分析指出,從目前看,核電是可以貫穿整個2015年的大主題,海外營銷、“走出去”值得期待。
但廈門大學能源經濟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現在談核電海外戰略仍顯得稍早了些,海外市場可能未必像想象中的那么好!“走出去”市場是否認可,愿不愿意對中國技術“買單”目前還是未知數。
林伯強認為,未來核電技術設備的海外戰略,與高鐵技術“走出去”的發展路徑非常相似;需要首先在國內投產并安全運營一批以第三代核電技術建成的核電站,在市場上才更有說服力。
多地箭在弦上
與此同時,按照此前國務院的規劃,內陸核電站短期內似無上馬的可能,但湖南、江西等地沒有絲毫懈怠,繃緊了弦,只等一聲發令槍響。對于內陸核電項目,湖南省似乎表現得更為迫切,在近兩年的全國兩會上,湖南代表團均將當地的核電項目作為重點提案帶上了兩會,希望讓當地的核電項目盡快上馬。
2014年3月17日在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網站發布的招聘公告中顯示,湖南核電公司小墨山核電項目已完成了參觀平臺和進廠道路路基修建、總平面規劃審查、“四通一平”工程方案審查、“兩評”報告修編、廠址專用碼頭和取排水工程科研等工作,已完成投資約3億元。
小墨山核電廠址位于華容縣東山鎮小墨山北坡、長江南岸1.7公里處。對于上述“公告”內容,華容縣相關部門予以了否定。“按照文件,內陸在‘十二五’規劃期間內,不予以啟動核電建設,我們目前沒有進行相關的建設。”華容縣一名負責對外宣傳的人士透露。
而與宣傳人士所告知的不一樣的是,當地政府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核電移民安置區。據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公開資料,2014年,小墨山核電廠區范圍內居民自愿搬遷安置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共拆除20戶村民房屋,截至10月30日,安置點已完成施工便道、清表、施工測量以及施工電源敷設和施工水源打井等工作。
搬遷安置工作緊鑼密鼓進行,宣傳部門卻宣稱尚未有新進展,當地政府相關部門態度曖昧。
和小墨山情況一樣的還有桃花江核電站。
2014年4月5日,有媒體報道桃花江核電站開工所需文件已基本準備齊全,工程初步設計已經完成,主要設備鍛件投料已全面啟動;廠區四通一平、施工配套的基礎設施均已完成。項目的各項前期準備工作均已完成,完全具備了開工建設的條件。
數十日后,桃花江核電公司相關負責人公開表示,目前項目開工所需文件已基本準備齊全,工程初步設計已經完成,主要設備鍛件投料已全面啟動;廠區四通一平、施工配套的基礎設施均已完成。項目的各項前期準備工作均已完成,完全具備了開工建設的條件。但這一說法很快被湖南省益陽市委宣傳部否定,相關負責人稱,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證實該項目并不會“即將開工”。
和小墨山、桃花江核電站面臨的情況一樣,在中電投上介紹,江西核電工程管理部于2014年2月協調哈電重裝、國核工程等相關單位,啟動彭澤核電蒸發器鍛件補充制造工作。
兩大核電巨頭合并
而在各地暗自角逐之際,我國核電產業格局亦醞釀生變。
近日,多方消息都證實,中電投和國家核電合并一事已在近日獲得高決策層簽字通過,目前國資委正在制定具體方案,近期官方將對外宣布兩大巨頭合并方案。中電投和國家核電幾經坎坷,但終成行,中電投與國家核電合并成功后,將成為我國第三大核電運營商,而我國的核電產業,也有望迎來新的格局。
我國目前僅有中電投、中核和中廣核三大核電企業具備核電項目開發建設資質。而中電投又是相對弱小的一家。分析師表示,與國家核電重組后,中電投可以增強核電板塊,我國三足鼎立的核電行業格局將更加穩固。
實際上,在核電將迎來大發展的局面下,不管是對于中電投還是國家核電,發力核電開發都有些迫不及待。一旦錯過時機,可能將跟不上這一輪發展的步伐。
從中電投來看,目前,中電投控股、等比控股的在建和在運核電項目僅有海陽核電和紅沿河核電。截至2013年底,集團公司核電控股運行機組容量112萬千瓦,參股運行機組權益容量108萬千瓦,控股在建機組總容量586萬千瓦。
此外,根據中電投的規劃,到2020年在建核電裝機容量達到1000萬千瓦,在運裝機容量達1400萬千瓦。在該公司的規劃中,包括江西彭澤、湖南小墨山、吉林赤松、重慶涪陵項目在內的11個核電項目未來都將采用AP1000技術。
國家核電想要發力核電的心情也略顯焦急。這幾年,國家核電通過從事第三代核電(AP1000)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研發、轉讓、應用、推廣和自主創新,正形成自主品牌核電技術。與此同時,圍繞AP1000三代核電技術已基本形成了集研發設計、工程設計、工程管理、材料設備制造和運行服務為一體的核電產業鏈。
不難發現,國家核電已經做好準備,蓄勢待發。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國家核電旗下沒有上市公司,中電投旗下擁有上海電力、吉電股份、東方能源、中電遠達等多家上市公司。
有核電專家指出,在目前核電大發展的形勢下,國家核電有望借助中電投的平臺,將核電資產整體上市。雙方合并或只是步,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來獲得更多的資金,以促進核電的發展或是終的目的。
有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核電建設規模的擴大,巨大的投資需求與企業有限資金之間所形成的矛盾會逐漸突出。而上市無疑是解決資金問題的佳途徑。據了解,目前,中廣核電力2014年成功在香港IPO,其集資規模達到245.3億港元,成為核電股。同時,核電巨頭中核電力、中國核建也都發布了招股說明書。
中核集團負責人士層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核電站建設過程中,業主需先投入20%資本金,其余才能使用銀行貸款。故只有IPO募資資金到位,后續的投資項目可立即展開。這百億的資金才能成為撬動其余千億投資的杠桿。
上述人士還認為,隨著兩大巨頭的合并,2015年的核電市場也將迎來新的格局。而核電企業爭相上市后,幾大巨頭之間的競爭也將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