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新能源設備】2014年已然走過,不論各類數據如何,都成了未來的命題。辭舊迎新,如果說2014年是光伏產業的復蘇年,那么2015年就是光伏的大發展之年,“所有的信息都在傳遞一個訊號,2015年光伏產業即將迎來全面復蘇——盡管這種復蘇看起來根基脆弱。”
蘋果巨資炒熱能源新貴 太陽能有望華麗蛻變迎復蘇
蘋果巨資采購太陽能
一個是風光的科技巨頭,一個是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清潔能源新貴,兩個看似毫無關聯的企業因為一紙長達25年的合約走到一起。
2月10日,蘋果公司宣布斥資8.5億美元,從太陽能公司位于加州的太陽能發電項目購買130兆瓦電力,這成為美國太陽能行業到目前為止接獲的大的企業用戶訂單。過去幾年,市值迅猛增長、手握巨額現金的蘋果一直致力于推進運營設施“綠化”,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而這還只是硅谷科技巨頭大規模采納清潔能源的“冰山一角”。
蘋果執行官庫克表示,這些電力將服務于蘋果位于加州的總部、所有辦事處和零售店,以及正在Cupertino地區修建的新工作園區。長期來看,這筆投資將為蘋果帶來巨大的能源成本節省,庫克稱這是蘋果“大膽的項目之一”。
據悉,這座太陽能工廠將于今年下半年動工,明年底完工。這將是蘋果投資打造的第四家電廠,其他三個分別位于北加州和內華達州。本月初,蘋果剛剛宣布計劃未來十年投資20億美元,將破產藍寶石供應商GTAT的工廠改造為數據中心,并計劃修建一個太陽能電廠為該數據中心提供70兆瓦的電力。
此外,受上述協議提振,太陽能股價10日上漲近5%,并帶動古根海姆太陽能ETF上漲1.3%。蘋果股價10日上漲近2%,收盤市值達到7107億美元,成為美股歷史上市值突破7000億美元的公司,今年以來股價累計漲幅達到10.5%。
專家:太陽能將引發劃時代工業革命
事實上,作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清潔能源,太陽能在不遠的將來會代替污染嚴重且儲量有限的化石能源。但目前由于太陽能發電成本高,大面積推廣尚不具備條件。出路在于通過技術創新降低太陽能太陽能成本。
目前,煤的發電成本每千瓦時為0.03美元至0.05美元,核能發電成本每千瓦時為0.08美元左右,風能發電成本每千瓦時為0.10美元左右,而太陽能發電成本每千瓦時高達0.32美元以上。成本是太陽能發電的短板,要使太陽能具有競爭優勢,關鍵是將太陽能電價降低至現行石化能源(煤、油、天然氣)發電的價格水平。
降低成本要依靠技術創新來實現。太陽能太陽能發電,從材料、設備、電池(包括晶體硅電池、薄膜電池等)、電池組件(包括常規組件、太陽能建筑一體化組件等)、兆瓦級太陽能電站等,其技術還遠沒有成熟。從組件設備到電池效率及電池安裝,貫穿太陽能發電全過程,每一步都有技術改進的空間,也都有成本下降的余地。除了在電池生產技術方面需要進行技術創新外,材料和設備企業需要技術改進的地方也很多。為了讓人們普遍用得起太陽能,全世界科學家一直致力于開發率、低成本、易于制造的太陽能電池。
與此同時,能源署近日在報告中指出,由于太陽能模塊和系統的成本快速下降,開啟了太陽能作為電力主要來源的新前景。太陽能太陽能的擴張將由中國,位居其后的是美國。太陽能光電系統是為人知的方式,許多人在自家屋頂就安裝了這種裝置;而另外一種形式是利用太陽光的熱力將水加熱以產生蒸汽去推動渦輪機來發電,太陽能熱力發電可能將在美國、非洲、印度和中東得到發展。到2030年太陽能的成本將為每兆瓦時100美元以下,并將與燃料一較高下,屆時化石燃料的碳價格每噸50美元左右,在2050年前碳價格可增至每噸150美元。屆時太陽能發電會超越石油、風力、水力與核能等而成為主要的電力來源。每年將可減少排放二氧化碳達60億噸以上,人類將可扭轉片面依賴化石能源所造成的環境污染。
而在化石能源日趨耗盡和環境惡化的雙重壓力下,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受到重視。太陽能太陽能產業作為可再生能源領域的生力軍,已成為世界上增長快的高新技術產業之一。為適應太陽能逐步強化的地位,要建立多元化新能源利用體系,合理均衡地發展新能源,相應地要優化電網配套運行。
目前,我國太陽能開發勢頭強勁。太陽能產業是我國在的高科技產業。目前,我國已經成為太陽能電池生產大國,太陽能產品的份額有望占到份額的50%以上。從頂層設計來講,到2050年我國整個能源需求將達到52億噸標準煤,可再生能源在整個能源需求里占到40%,在電力需求里火力發電要從現在的72.5%下降到30%左右,綠色清潔能源達到70%的比例,而這其中太陽能發電將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機遇與挑戰并存
有業內人士這樣形容太陽能企業面臨的現狀:太陽能產業就像“玻璃瓶里的蒼蠅”,前途光明,未來不可測。2015年為十二五規劃后一年,這是一個新舊交替、意義重大的年份,對太陽能而言更是如此。
在2014年收官之時,工信部出臺的支持光伏發展的重磅文件《關于進一步優化光伏企業兼并重組市場環境的意見》提出,到2017年底,形成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骨干太陽能企業,支持形成15家太陽能企業巨頭。更有專家表示,“經過激烈的市場競爭,未來幾年的太陽能行業一定會是幾家太陽能寡頭霸占市場80%以上的份額,太陽能行業的洗牌將會進一步加速”。雖然行業屬性問題、技術雷同帶來的估值問題、地方政府的干預、“資源換項目”等會困擾著太陽能企業的兼并重組,但另一方面,《意見》的出臺對2015年太陽能行業而言也是一個好的開端。
2015年1月,國家能源局下發《2015年全國光伏發電年度計劃新增并網規模表》(征求意見稿),規劃2015年度全國太陽能年度計劃新增并網規模15GW,其中集中式電站8GW,分布式7GW,裝機目標比去年增長1GW,但相比2014年的實際裝機總量,大幅拔高到15GW的并網量足夠令人吃驚,這將是產業的大挑戰。同時,按照能源局部署,今年將制定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
公開數據顯示,2014年全年中國政府針對光伏產業各項政策累計超過30項(國家部委層面)。此外,國家電網將于2015年發布新版光伏分布式并網技術指導意見,全面支持分布式太陽能發展。受惠于中國政策落地,2015年國內的電站開發商如中電投、中國國電、協鑫新能源、江山控股、順風光電、聯合太陽能、特變電工、中立騰暉等新年規劃均超過1GW,部分企業高達2GW以上。
光伏發電審批權下放地方后,炒賣路條增加了光伏發電的成本,加重了企業負擔。從2014年10月起,國家連續發文整治路條炒賣,規范市場秩序,也為2015年的太陽能發展創造了條件。
另外,2015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配額制有望出臺。配額制會強制要求發電企業的新能源比例,同時電網公司收購可再生能源發電也要滿足一定比例,這會加強各方對可再生能源發電重要性的認識,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上網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