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陰霾”亟待大批環保企業助攻
3月11日,日本大地震4周年。四年前,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里氏9.0級地震并引發海嘯,造成15884人遇難,財產損失慘重。同時,地震造成日本福島核電站1—4號機組發生核泄漏事故。大量放射性物質泄漏到外部,對日本社會造成極大震動。
由東日本大地震引發的福島核電站事故至今已有4年之久。四年后的今天,當人們提起那場災難,仍是心有余悸。
1月25日,人民網報道,日本居民在福島縣磐城市召開的町政懇談會上紛紛表示,家附近仍然存在較高的核輻射等問題,對核輻射以及水污染的擔心不絕于耳。
不僅是日本居民,伴隨著世界范圍內核恐怖事件潛在危險地不斷增加,由此引發的核污染成了籠罩在各國上空的“黑色恐怖”。
與此同時,世界各國已將針對核與輻射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提上了議事日程,相關設備需求迅猛增長,帶動了以環保為己任,專注于核輻射檢測儀器及輻射防護用品研發和銷售的北京華瑞森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環保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崛起。
市場大舉吸收華瑞森檢測儀器
北京華瑞森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瑞森”)是一家致力于輻射檢測儀器及輻射防護用品、輻射監測系統工程、射線防護材料、遠紅外線發射率檢測儀器、環保核輻射儀器設備等集技術推廣、銷售和技術服務于一體的高科技企業。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企業技術力量雄厚,十分重視技術與設備的研發創新,并以“提供高性能輻射安全監測及創造安全舒適的防護空間”為宗旨。
經過多年的“耕耘”,生產出一批批性能優異、藝精致,質量可靠的設備及檢測儀器,備受外界歡迎,產品被市場大舉買進。據悉,華瑞森的核輻射監測儀器被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幾乎涵蓋農業、工業、醫療衛生、地質礦山、環境保護、航天、教學、科研、海關等領域,尤其是核燃料工藝控制、無損檢測、防化、安檢系統、核醫學、核電、地震監測等領行業。
在環保日益被重視的當下,致力于核輻射監測的產品被市場大規模“吸收”似乎并非奇事。據新華網此前報道稱,在福島核電站危機發生后的兩個月,當地市場對輻射劑量監測儀的需求增加了五倍。自日本地震海嘯導致的福島核電站危機以來,當地市場對輻射劑量監測儀的需求增加了五倍。而核儀器作為監測儀的一種,自然也獲得了喜人的銷售。
核儀器產業將大有可為
核儀器是利用放射性射線的某些特性進行放射性種類和含量測量的一種儀器。從80年代后,由于核工業及國內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核儀器一直在走下坡路,近幾年來,國家政策頻頻出動,對能源政策進行調整,核電的發展迎來了第二個春天,核儀器產業又開始出現轉機。
核儀器應用不僅滲透到核工業每個環節,如找礦、選礦、水冶、鈾分離、鈾濃縮、核燃料加工、核電運行監測、常規環境監測、后處理、運輸等等各個環節,都需要相應的核儀器進行監測,同時在其它領域和行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對此,業內預計,未來我國的核工業、核儀器產業的發展將是大有作為。
核電啟動是中國發展清潔能源、抗擊霧霾的重要舉措。隨著核電建設的崛起,國內某證券分析,整合核電產業鏈將迎來的黃金機遇。預計中國未來5年新增裝機將達到4000萬千瓦,5年內的核電設備需求將超3000億元。
在核電設備尤其是核儀產業迸發巨大商機,不斷釋放誘人市場訊息的同時,國內如華瑞森一樣從事核儀器的研發、銷售的企業從逐漸增長,并不斷加固自主技術,生產出更加適合時代需求的監測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