臃腫的快遞“外衣”處理太傷腦
撕開層層膠帶,打開紙箱,割開被膠帶纏緊包裹著的氣泡墊,終于看到商品了……這是市民收到包裹后常常遇到的現象。
近日有一位網友發帖稱,網購的物品,大多都是用的較大的紙盒或紙箱包裹,包裝總是里三層外三層,這種過度的包裝不僅浪費也給消費者在拆包裹時帶來麻煩,如何處理這些快遞包裝盒?
這位網友是一位網購達人,幾乎每星期都能收到兩三個快遞包裹,家里堆放著大量的快遞包裝垃圾,丟了可惜留著又沒多大用,對此很是苦惱。“前兩天,我在網上買了個手機充電寶,紙箱子卻有差不多有鞋盒那么大,外面用膠帶厚厚地纏了幾層,用剪刀剪開后,先是用報紙包了一層,又用氣泡袋裹了一層。有些不是易碎品,完全沒有必要包這么多層。這樣不僅拆包裹時麻煩,拆開后產生的包裝垃圾更麻煩。”該網友無奈地說。
而在現實生活中,不少市民對此都有同感,如網購一個小物件卻用超大的紙箱子包裹,買幾本書中間也填充著大量的填充物,如此過度的快遞包裝,不僅讓人感到浪費,又給拆包裹時帶來麻煩,同時大量的包裝袋和包裝盒的處理問題也著實傷腦筋。
快遞垃圾能繞地球200多圈
“我今年帶來的建議有一條是關于快遞包裝垃圾的。”在3月9日下午浙江團的小組討論中,全國人大代表、浙江農林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教授徐秋芳表示,中國是世界上過度包裝情況比較嚴重的國家之一,包裝廢棄物體積占固體廢棄物的50%,每年廢棄物價值達4000億元,而大量的網購包裝廢棄物占據了很大的比重。
浙江杭州是電商之都。由互聯網掀起的電子商務浪潮在當地洶涌澎湃的同時,快遞垃圾也成了電商時代“裹挾”而來的“疑難雜癥”。近兩年來,杭州市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的增長速度十分驚人。數據統計,2013年,杭州市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4.69億件,比上年同期增長79.1%;2014年,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8.46億件,同比增長80.49%。
在網購日益火爆的今天,不僅僅是杭州,類似的情景時時刻刻發生在全國的各個城市。統計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國內快遞業日均產生的廢棄包裝已達千萬件,全國快遞產生的包裝膠紙連起來能繞地球200多圈。
建立完善快遞包裹垃圾回收機制
隨著“網購大軍”隊伍日漸龐大,快遞污染問題日益突出。統計數據顯示,僅去年11月11日,國內大電商平臺共產生快遞包裹量2.78億件。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去年全國規模以上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91.9億件,這意味著,去年全國產生的快遞包裝垃圾多達數十億份。部分快遞還出現過度包裝的問題,造成資源浪費。
“建議盡快研究出臺網購行業貨物包裝的技術規范。”徐秋芳說,技術規范不僅要考慮避免過度包裝,還要提高包裝袋的重復利用。例如在包裝袋表面設計一個透明的小口袋,用于放置“寫有用戶投遞信息的小卡片”,快遞完成后取出卡片,包裝袋就可收回重復利用,同時可避免過去因包裝袋丟棄導致的個人信息泄露。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農業科學院院長陳劍平說接過話茬:“說到電商,我也在擔憂,現在不少人對電商認識不足。其實電子商務帶來的是方便快捷的服務,而不是讓百姓去買便宜貨甚至假貨。”
他建議,要加強公共檢測服務平臺建設,制定電子商務產品相關標準,比如規定達到什么樣標準的農產品才可以網上出售,從而推動網上交易的規范化。
“快遞員帶垃圾服務”悄然興起
去年7月,有消息稱,國內某電商平臺計劃為消費者推出全新服務,即快遞員上門送件的同時,將主動幫助消費者帶走生活垃圾,全國11個城市的消費者將體驗該項服務。
據悉,快遞人員送貨上門后,將主動詢問業主,“感謝您購買天貓超市商品,您家如有垃圾,我可以幫你帶下樓。”全國11個體驗城市為: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寧波、南京、蘇州、無錫、廣州、深圳和東莞。
另外,為了鼓勵更多的消費者體驗到該項服務,該電商平臺還將推出1元購物的活動,在特定時間,可以選擇特定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