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環保部通報稱,新環保法實施后的一二月份,江蘇查封、扣押案件5起,限產停產5起,移送拘留3起。這也是繼重慶、深圳、濟南等地開出首張按日處罰罰單后的又一案。新環保生根發芽,環保部門的牙齒越磨越利,有望打開我國環保工作的新局面。【環保罰單接二連三】
環保部門牙尖嘴硬,除了體現在一張張罰單上,還有一次次的約談。可以說,新環保法實施后,環保工作迎來了“約談季”。
從2014年底,環保部門就開始了針對一個地區政府的約談。河南安陽、湖南衡陽、貴州六盤水、山東臨沂、河北承德等地級市的“一把手”,都被環保部公開約談過。近,環保部聯系河北省政府,就“華北之肺”白洋淀的污染問題,約談保定市政府。如此密集地約談地方一把手,著實罕見,不過隨著環保部拳頭變硬,“罕見”也將升級為“常見”。 【環保約談不斷】
有了強拳和利齒,環保部還需要“認死理”,才能讓人們看到環保部在污染防治方面越來越堅強的決心和越來越嚴密全面的監管。
日前,環保部批復了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提交的《金沙江烏東德水電站環境影響報告書》,不讓規劃和建設小南海水電站等水電站項目。以及先前撤銷對福建漳州古雷石化基地項目的批復,讓環保部掛上了“認死理”的牌子。如此態度和作風,對廣大老百姓來說,無疑是一個福音。 【為環保部“認死理”點贊】
福音年年有,今年特別多。參與重大污染事件調查,對于公眾來說有點像天方夜譚,不過,隨著一項法規的出臺,當初的不可能有望夢想成真。
作為新環保法的配套規范性文件,4月13日,環保部公開了《環境保護公眾參與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辦法規定,公眾可參與編制環評報告書,受直接影響群眾可參與論證,環保組織代表可擔當監察員。 【公眾有望參與重大污染事件調查】
開罰單、約談、認死理以及出法規,環保部門的拳頭越握越緊,牙齒越磨越尖,也是時候展現真正的威力了。
以上就是今天的新聞視野,感謝您的閱讀。東西南北,精彩放送,更多資訊我們明天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