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市場關注的超級大盤股中國核電IPO申請5月14日上會,根據證監會發審委當日晚間公布的審核結果,中國核電IPO終獲得通過。中國核電IPO申請此番過會,也成為近四年來融資規模超過150億的超級大盤股。
根據此前發布的招股書申報稿,中國核電擬于上交所發行不超過38.91億股,新股發行,發行后總股本不超過155.6543億股,擬募集資金162.5億元。募集資金擬投向福建福清核電工程一期和二期工程,浙江三門核電一期工程、海南昌江核電工程、田灣核電站3、4號機組工程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伴隨著中國核電的過會,按照目前IPO的放行速度,其上市也將進入。公開信息顯示,作為自2011年中國電建之后的又一只大盤股,未來其上市對市場的抽血壓力不小,但核電核能概念近日連受市場資金追捧,以5月12日為例,單日板塊大漲逾5%,東方電氣、上海電氣、中核科技、佳電股份、沃爾核材等逾10股漲停。
“蠻拼的”
創業板公司獨霸投資者眼球的局面可能會暫時歇歇腳了。緊隨地產股之后,又一個重磅級央企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即將登陸資本市場,這標志著繼中國高鐵之后,中國裝備制造業的又一朵璀璨金花將閃亮登場,中國核電將成為A股上市純核電企業。
證監會新公告顯示,中國核電的申請在主板發行審核委員會5月13日召開的今年第98次工作會議上上會。按照此前披露的數據,中國核電擬在A股主板公開發行不超過36.51億股,約占發行后總股本的25%。高募集資金約162億元,中國核電可能成為2011年中國電建上市后,近4年來融資規模超過150億元的超級大盤股。如果不出意料的話,中國核電的上市將帶動“中字頭”公司股價走入新的上升周期。
為了早日上市,中國核電也是“蠻拼的”。從4月29日到5月12日,僅僅兩周的時間內,中國核電就修改補充并書面回復了證監會提出的16個問題,為其上市鋪平了道路。而中國核電之所以如此急于上市,也是如今國內外核電發展的形勢使然。
按照業內人士的預估,一個100萬千瓦的核電機組投資總額在60億元左右。按此推算,目前國內在建裝機容量近3000萬千瓦的核電機組投資總額在2000億元。即使中國核電募集到了162億元的上市資金,其能建設的核電機組規??上攵?。由此可見,中國核電上市之后,仍會利用資本市場這個融資平臺,二次再融資,以此加快中國核電的大規模建設步伐。
核電資產迎上市高潮
2014年12月10日,中廣核電力成功登陸聯交所,成為家在港交所上市的純核電企業。據了解,中廣核電力當時發售88.25億股,募集資金凈額約為238億港元。募集資金將主要用于向中廣核電力收購已建成或將建成的核電廠項目;作為資本金投入核電廠建設;支持核電技術相關研發;積極尋找海外項目,拓展海外市場;償還債務及補充流動資金。
目前,中廣核電力共管理9臺機組的工程建設,總裝機容量達9846兆瓦。待該等機組完工后,公司運營管理的總裝機容量預計將會增加至約21470兆瓦(較目前總裝機容量增加85%)。
實際上,除了中國核電和中廣核電力,中國核建也有上市的預期。早在2011年初,中國核建就向證監會提出申請上市要求。但由于福島核電事故,使得這一工作戛然而止。
2014年5月底,中國核建發布招股說明書,計劃發行不超過5.25億股A股,擬在上交所登陸并融資18億元。該公司募集資金將投資于核電工程建造籌建項目、購置核電建造施工設備項目、核電工程與核工程技術研究項目等。
根據中國核建招股書測算,若以每臺機組裝機容量為100萬千瓦推算,預計2015年前我國平均每年將有5臺機組開工建設,2020年前中國平均每年將有6臺機組開工建設。根據上述規劃,中國將迎來核電開工建設的高潮。
需要一提的是,中國核建在今年年初的工作會議上強調,2015年要加速上市。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指出,核電發展需要錢,中國核建前期準備工作如果已經到位,即便今年上市,問題也不大。
不難發現,核電集團需要巨額的資金來建設新的核電項目,核電大發展對于資金的渴求不言而喻。隨著國家對于核電的大力發展,核電企業上市的進程也必然會加速。證券分析師何繼紅認為,隨著國資層面國企改革的逐步推進,核電相關資產的證券化進程亦值得期待。
短期市場或有震蕩
很顯然,中國核電將對本輪牛市形成多大影響是市場為關注的話題。
從歷史數據看,在實際募資超過150億元的20只股票中,其申購日大盤下跌的僅有中國神華和中國中鐵、光大銀行,這一現象或許說明申購日資金護盤真的存在。值得一提的是,統計數據顯示,大盤股申購日前一周大盤上漲幾率高達70%,平均漲幅超過3.4%。而申購日后一周大盤上漲幾率同樣高達70%,平均漲幅近3%。而從上市首日表現看,上證指數跌多漲少,下跌比例高達75%,平均跌幅1.78%。其中,2007年10月超級大盤股中國石油IPO,當月大盤見頂6124點;2009年7月中國建筑IPO,隨后大盤見頂3478點。
多位分析人士指出,市場比較擔憂大盤股的原因,一是大盤股上市后會吸引不少資金,資金面抽血壓力不??;二是打新收益高企,促使投資者賣掉股票而集中炒新,導致原有股票下跌。但長期來看,如果公司本身業績情況無意外,對市場的影響不會太大。另外,從目前情況看,增量資金入市仍然強勁,長期看轉入“慢牛”可能性較高。
證券投資顧問鄭虹指出,隨著新股發行常態化的趨勢,目前市場的承壓能力正在加強。同時,由于在海外投資者對A股市場有著較高預期,海外資金的涌入加上國內降息因素的影響下,部分儲蓄資金進入A股市場,資金的充裕更加增強了市場的承載能力。再加之基于對核電行業走出的利好預期,投資者沒有必要過分擔心。“但此階段股指正在構筑短期平臺,預計市場或有所震蕩,也屬正常。”鄭虹表示。
能源行業研究員宋智晨則指出,中國核電IPO可以快速籌集大量資金,為企業創造更多融資途徑,公司股票在公開市場買賣、流通也能顯著提升公司的聲譽。
(本文資料來源:中國經濟網、京華時報、證券日報、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