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環境監測儀器寶藏 普創機電成功“躍龍門”
環境監測與環境數據是環保行業發展的基石,也是環保產業需要先投入和信息化的領域。環保部近日出臺《關于推進環境監測服務社會化的指導意見》,旨在整合社會環境監測資源,激發社會環境監測機構活力,形成環保系統環境監測機構和社會環境監測機構共同發展的新格局。
“國家全面開放服務性監測市場,有序放開公益性、監督性監測領域,扶持環境監測服務行業發展,勢必將有力推動環保領域投資,環境監測設備制造、集成與運營行業直接受益,環境監測市場需求爆發給行業內企業帶來千載難逢的發展良機。”濟南普創機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普創機電”)負責人劉書蓬先生分析道。
“十二五”期間,全國環境監測總投資需求將達1000億元,這么一塊千億大蛋糕,引得企業紛紛涌入,希冀分一杯羹。但事實上,正如普創機電負責人劉書蓬所言,“環境監測這個餅畫的很誘人,但要真正吃到嘴里,卻并沒有這么簡單。”那么,作為環境監測領域后起之秀的普創機電,如何發展壯大并成功分羹的?
據劉書蓬先生介紹,濟南普創機電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包材檢測理論研究與檢測硬件開發并具有獨立的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科技企業,公司研發生產的產品廣泛服務于國家質檢藥檢機構、印刷、包裝、醫藥、日化、科研院校、食品、醫藥、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已經成為業界頗受贊譽的明星品牌。“公司從創立之初,便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以質量和科技技術行業發展為目的。以‘專注檢測理論研究,以客戶需求’為價值中心,矢志不渝的為用戶提供可信賴的服務。”
普創機電的成功,正是其擁有的技研、銷售團隊以及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等諸多利好因素綜合作用的必然結果。不過,魚躍龍門并不是一帆風順,劉書蓬先生坦言,公司在發展過程中也遇到過不少難題。
公司產品展示:圓跳動測試儀
首先是外部壓力,“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加入WTO之后,我國環境監測面臨的壓力巨大啊,加上國內各部門、各行業監測站和部分科研院所的環境監測工作滯后,其工作狀況脫離實際、不合理,導致企業的發展也是步履維艱。”其次是內部壓力,“一方面是由于相關法律法規的確實,行業機制不健全,嚴重阻礙了發展進程;另一方面隨著國家的重視,市場擴容,企業和資金瘋狂涌入,給市場注入活力的同時造成了良莠不齊的情況。”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經歷過內部外部雙重壓力的打磨,普創機電經過多年高速發展,已經成為環境監測儀器行業的一柄利劍,為我國環保行業的進步發光發熱。相信隨著環保事業的發展壯大,普創機電終將攀上行業,成為環境檢測儀器技術與產品潮流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