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報道,因超排污染物,陜西煤化能源有限公司被處以20萬元的罰款,可企業拒不整改和繳納罰款,79天后這筆罰款飆升至1580萬元。這是陜西省根據新環保法開出按日計罰的首張“天價罰單”。 【陜西開出1580萬按日計罰罰單】
諸多網友質疑,20萬元罰款都沒落實,1580萬元罰單企業會乖乖繳納嗎?正如不少業內專家的擔憂,除了對企業本身的懲罰,按日計罰更大的作用是對惡意違法企業的震懾。但是在執行中,受罰企業是否真的認罰服軟,似乎仍是個未知數。
事實上,民眾和專家的擔心并不是多余。新調查發現,惡意排污、接連兩次被查卻拒不整改,陜西煤化能源有限公司拿到1580萬元的“環保罰單”后拒不繳納。陜西省環保廳聯合環保部西北環境保護督查中心負責人與咸陽當地領導“面談”,要求在7月內將該案件處理到位并上報處理結果。【陜西天價罰單吃閉門羹】
隨著國家對環保執法力度的強化,大額罰單的出現是必然現象。不過,天價罰單不能變成廢紙一張,更應該看到,該事件已經不只是涉及罰款,還牽扯到司法問題。
今年全國兩會上,總理說過,環保執法不能再當“棉花糖”,而是成為“殺手锏”。陜西煤化能源有限公司儼然還在拿環保執法當“棉花糖”,現在,環保部門必須果斷證明“棉花糖”已是過去,“殺手锏”時代已經來臨! 【環保執法進入殺手锏時代】
環保部門必須向違法企業展示應有的硬氣和正氣!
以上就是今天的環保視野,感謝您的閱讀。東西南北,精彩放送,更多資訊我們明天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