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點石成金術
眾所周知,物質有固態、液態、氣態三種形態,利用三者之間的轉化處理垃圾?沒錯!由南京林業大學周建斌教授主持開發的生物質氣化多聯產綜合利用技術,不僅可以讓農業垃圾氣化發電,產生的廢料還能使植物美容,真正做到綠色發電,該項技術在。“讓垃圾氣化發電,相對于焚燒發電,產生的熱能更多,污染更小。” 【垃圾氣化發電技術取得突破】
在垃圾圍城的當下,“固廢氣化發電”無疑是個天大的好消息。輕輕一點,垃圾成金,何樂而不為?其實在廢氣處理方面,這根金手指早早就出現了。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在日本、德國、荷蘭、奧地利等一些國家和中國臺灣的一些燒結廠應用了一種煙氣循環燒結技術。這種技術就是在燒結過程中,產生的煙氣沒有全部外排,而是將其中一部分熱煙氣再次引入燒結過程循環使用,采用該技術可實現在節能的同時實現減排。不過,愿意“個吃螃蟹的人”卻。實際上,一旦有機會將技術成果應用到實際的工程當中,其所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將是的。 【煙氣循環燒結技術助力減排】
廢氣處理“點石成金術”的推廣遭遇滑鐵盧,多少令人遺憾,好在“吃螃蟹的企業”已經出現,未來普及指日可待。在水處理方面,有沒有化腐朽為神奇的技術呢?自然是有的,小小的浮萍便是好的答案。
近日,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研究員趙海率領團隊通過對浮萍系統中添加填料以增加微生物多樣性以及氮磷去除的研究,發現浮萍具有與目前公認的廢水處理能力強的水葫蘆相當的氮磷吸收能力。團隊在浮萍廢水處理系統中添加了彈性填料,制造了“人工作物根”,總氮去除率提高了19.97%,為利用浮萍開展廢水處理奠定了科學基礎。 【小小浮萍成污水處理切入口】
點石成金,但上述三種技術都和石頭無甚關聯,那真正的石頭能否成金?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劉建明和他的團隊3代人經過近20年研究,開發出了用天然的富鉀硅酸鹽巖石制成的鉀硅鈣多元素微孔礦物肥,從自然中來,回自然中去,這種礦物肥含有80多種礦物質元素,可給土壤增加營養,達到修復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的目的,讓土壤恢復健康。 【點石成肥料】
科技是生產力,同樣也是點污染為綠色的“金手指”,我們在盼望金手指越來越多的同時,也希冀這種神奇的能力能夠真正落到實處,切切實實成為成為我國環保行業的助力引擎。
以上就是今天的環保視野,感謝您的閱讀。東西南北,精彩放送,更多資訊我們明天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