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上海滬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術文章>>星形膠質細胞:請給我們應有的尊重
星形膠質細胞:請給我們應有的尊重
星形膠質細胞一直被視為無傷大局的支持細胞,它們不像神經元那樣傳導電沖動,只是默默為神經元提供營養(yǎng)物質。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雜志zui近發(fā)表的一項研究顯示,星形膠質細胞在大腦中不是什么小角色,它們控制著神經元連接的強度。
大腦神經元之間的連接被稱為突觸。當我們學到新東西的時候突觸就會發(fā)生改變,有時候是新突觸生成,有時是突觸強度改變。日本RIKEN腦科學研究所(BSI)的研究人員對體外培養(yǎng)的細胞和大腦切片進行了研究。他們發(fā)現,海馬體星形膠質細胞負責調控大腦神經活動帶來的改變。
“我們找到了一個增加突觸強度變化的主動機制,”領導這項研究的Yukiko Goda說。“令人驚訝的是,這一調控來自于星形膠質細胞。”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星形膠質細胞只是被動維持神經元的功能。
理解星形膠質細胞調控突觸強度的具體機制,在基礎科研和臨床醫(yī)療領域都很有意義。“突觸功能障礙會觸發(fā)或加劇許多神經疾病,深入解析突觸強度的調控將有助于揭示疾病機制和開發(fā)治療藥物。我們的研究表明,星形膠質細胞可以成為藥物研發(fā)的新靶標,”Goda指出。
近幾年,星形膠質細胞從默默無聞的“幕后”工作者逐漸走到了臺前。斯坦福大學醫(yī)學院的神經科學家們在Nature雜志上發(fā)表文章,揭示了星形膠質細胞的重要新功能。他們發(fā)現這些細胞能夠選擇性去除突觸,積極修剪神經回路。研究顯示,星形膠質細胞吞噬突觸的行為是由神經元活動觸發(fā)的。在我們學習、回憶和運動的時候,星形膠質細胞在不斷微調和重塑大腦的神經回路。
抑郁癥是一種以心境低落為主要特征的情感性精神障礙綜合征。這種精神疾病的典型表現是:情緒低落、思維遲鈍、語言動作減少、對工作失去興趣、負罪感以及自覺無用,患者常有自殺傾向。南方醫(yī)科大學的科學家們在研究中證實,星形膠質細胞釋放ATP是抑郁癥發(fā)病的一個重要生物學機制。這項研究發(fā)表在Nature Medicine雜志上,文章通訊作者是南方醫(yī)科大學的高天明(Tian-Ming Gao)教授和朱心紅(Xin-Hong Zhu)教授。
羅切斯特大學醫(y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將人類星形膠質細胞移植到新生小鼠中。研究顯示,移植人類的星形膠質細胞能夠增強小鼠的記憶和學習能力,說明這些支持細胞在人類認知中具有重要作用。相關論文發(fā)表在Cell Stem Cell雜志上。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yè)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yè)負責,環(huán)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guī)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