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齊一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技術文章>>雙相障礙者腦白質微結構異于精神分裂者
目前一項發表在Bipolar Disord雜志上的研究"White matter microstructure in untreated first episode bipolar disorder with psychosis: comparison with schizophrenia"指出,與精神分裂癥患者相比,雙相障礙患者的腦白質微結構異常可能涉及不同的病理生理學機制。
Lisa Lu(Roosevelt University, Chicago, Illinois)和她的同事們指出,先前的、有關雙相障礙患者腦白質微結構異常的彌散張量成像(DTI)研究有多種不同的試驗結果,一些研究發現各向異性分數(FA)值降低,而另有一些研究指出FA值增加或無結果。導致結果不一致的可能的原因是樣本的異質性。大多數受試者在納入研究前,已有多年的疾病史和異質性藥物治療史。此外,很少有研究對雙相障礙和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腦白質微結構異常進行對照評估。
本研究采用DTI技術,對13例未治療、精神病性發作的雙相障礙患者、21例未治療、精神分裂癥發作患者以及18例健康對照者的腦白質完整性進行了評估。三組在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以及智能方面無差異。
基于體素的形態學研究指出,與對照組相比,雙相障礙患者腦部多個聯合、投射和相關部位的FA值降低;相反地,精神分裂癥患者與健康對照組在FA值方面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與精神分裂癥患者相比,雙相障礙患者在扣帶回、內囊、后腦部區域(后胼胝體、腦毯以及枕葉白質包括后丘腦輻射區、下縱束以及下額枕束)等部位FA值降低。
與健康對照者相比,雙相障礙和精神分裂癥患者在以下腦部區域的的平均擴散率(水分子的擴散大小)均增加,包括扣帶回、內囊、腦毯、枕葉白質(包括后丘腦輻射區、下縱束以及下額枕束)。雙相障礙和精神分裂癥患者在平均擴散率方面無統計學差異。
研究指出,雙相障礙和精神分裂癥患者腦部區域的FA值存在差異,與對照組相比,精神分裂癥患者軸向和徑向擴散率均增加;FA值降低的雙相障礙患者,沿著纖維束方向,其徑向擴散率增加(而非軸向擴散率)。
研究者們指出,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腦內軸向和徑向擴散率均增加,這可能能夠解釋為何精神分裂癥患者與對照組在FA值方面無差異。原因是軸向和徑向擴散率同時增加可能不會導致FA值變化。
Lisa Lu和她的同事們總結到:“雙相障礙患者選擇性的軸向擴散率增加,提示纖維束結構異常與髓鞘神經發育或改變相一致。相反地,精神分裂癥患者軸向和徑向擴散率均增加,提示軸突外空間內的水內容物增多。”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