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齊一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技術文章>>證實病毒組與疾病有關
炎癥性腸病被認為與腸道菌多樣性降低有關。而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一項研究,將這種疾病與病毒多樣性升高關聯起來。
科學家們發現,炎癥性腸病患者與健康人相比,消化系統中的病毒更加多樣化,說明病毒可能在這種疾病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這項研究發表在一月二十二日的Cell 雜志上。
直到zui近人們才開始認識到微生物組(體內和體表的細菌及其基因)在疾病中的重要性。舉例來說,腸道微生物組發生改變與肥胖癥、糖尿病、代謝綜合癥和炎癥性腸病有關。
病毒組(virome)是指人體內的病毒及其基因,這項研究將病毒組的變化與疾病關聯起來。研究人員指出,人們可能忽略了病毒在肥胖癥、糖尿病和常見炎癥性腸病(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中起到的作用。
科學家們應當像對待微生物組那樣深入研究病毒組,文章的作者Herbert W. Virgin教授說。(延伸閱讀:Nature驚人發現:誰可媲美微生物組)
“這只是冰山一角,"他說。“我們在這些患者中鑒定到的病毒DNA,很大一部分是人們不熟悉的,來自于新發現的病毒。我們還有大量的基礎工作要做,包括測序這些病毒的遺傳物質,理解它們與腸道、腸道菌的互作機制。"
Virgin等人分別研究了生活在芝加哥、波士頓和英國的三組克羅恩病或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將患者糞便里的病毒DNA與同一地區(有時甚至是同一個家庭)的健康人進行比較。
“炎癥性腸病中提升的病毒多樣性大多來自于噬菌體,這些病毒能感染細菌并整合到細菌遺傳物質中,"Virgin說。
據Virgin推測,炎癥性腸病可能使腸道菌死亡并釋放出其中的噬菌體。也可能是有新噬菌體進入腸道,影響了消化系統或微生物組,進而引發疾病。當然這兩種機制也可能共同存在。
要開發更好的炎癥性腸病藥物,科學家們需要進一步理解腸道微生物組、腸道病毒組與患者基因的互作。“人類基因和細菌基因都會影響炎癥性腸病的發病風險,"Virgin說。“我們的研究顯示,病毒組對腸道的潛在影響也應當被納入考慮。"
目前,研究人員正在開發炎癥性腸病的動物模型,以便明確人類、細菌和病毒基因對這種疾病的推動作用。
原文檢索:
Norman JM, Handley SA, Baldridge MT, Droit L, Liu CY, Keller BC, Kambal A, Monaco CL, Zhao G, Fleshner P, Stappenbeck TS, McGovern DPB, Keshavarzian A, Mutlu EA, Sauk J, Gevers D, Xavier RJ, Wang D, Parkes M, Virgin HW. Disease-specific alterations in the enteric virome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Cell, Jan. 29, 2015.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