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密醫學發展的今天,腫瘤靶向治療對于很多患者來說要比單單治療瘤體本身要好的多,zui近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維羅非尼這種藥物對于1/3的甲狀腺癌轉移的患者具有抗腫瘤的活性,zui初這種藥物應用于黑色素瘤的治療中,該發現已經發表在了本周的《柳葉刀腫瘤學》雜志上了。
他們對*10個地區的51名患者進行了II期臨床研究,這51名患者都是BRAF基因變異的而且放射性治療不佳的患者,在15個月的隨訪觀察中,其中兩個組中的16名患者癥狀緩解,有效率約33%。
賓西法尼亞大學醫學院耳鼻喉科的副教授Marcia Brose博士說:“對于這部分幾乎沒有任何辦法治療的患者來說,這一點希望也是巨大的進步。對于惡性程度比較高的晚期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來說,本次的實驗為之后的臨床實驗奠定了基礎。”
2015年約有62450名患者被診斷為分化型甲狀腺癌,其中有40%到50%的患者為BRAF突變型 ,這一部分患者的腫瘤侵襲能力特別強,而且對于目前治療甲狀腺癌的一線藥物反應不明顯,往往通過手術,但是手術之后的復發率大約為50%。
維羅非尼聯合其他多靶向激酶抑制劑治療晚期甲狀腺癌效果較好,今后是一種發展方向。而且為維羅非尼這種藥物的進一步拓展應用提供良好的思路,但是藥物的副作用也不容忽視,因為在黑色素瘤使用中會有副作用,接下來,研究者會對于這種藥物應用于甲狀腺癌的實際效果進行研究。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