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污染治理刻不容緩
工業污染不僅破壞了生物的生存環境,而且直接危害著人類的健康。那么,工業污染主要有哪幾方面呢?它包括5方面: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體廢棄污染和噪聲污染。
中國屬于煤炭型污染,主要污染物有煙塵、二氧化硫,此外,還有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大氣污染能引起呼吸系統疾病,如氣管炎、哮喘、肺氣腫、支氣管瘤等。如果大氣中污染物濃度很高,又遇上無風多霧的天氣,污染物不易散開,則會引起很多人發病,這就是急性中毒。大氣中污染物一般濃度很低,這些低濃度的污染物長期持續地進入入體,就會使人很長時間以后表現出疾病癥狀,這就是慢性中毒。慢性中毒由于潛伏期長不易被人所發現,因此危害更嚴重。除此,大氣污染還會致癌。致癌物主要有3,4—苯并芘和含Pb的化合物。尤其是3,4—苯并芘引起肺癌的作用強烈。在燃燒的煤炭、行駛的汽車和香煙的煙霧中都含有很多的3,4—苯并芘。
防治措施 (1)工業布局合理:工廠不宜過分集中,以減少一個地區內污染物的排放量。
(2)區域采暖和集中供熱:用設立在郊外的幾個大的、具有率除塵設備的熱電廠代替千家萬戶的爐灶,以消除煤煙。
(3)減少交通廢氣的污染:改進發動機的燃燒設計和提高汽油的燃燒質量,使油得到充分的燃燒。
(4)改變燃料構成:實行燃煤向燃氣的轉化,同時加緊研究和開辟其它新的能源,如太陽能、氫燃料、地熱資源等。
(5)綠化造林:茂密的叢林能降低風速,使空氣中攜帶的大粒灰塵下降,樹葉表面粗糙不平,能吸附大量飄塵。
工業污染水污染
水利部門對全國10萬公里河流的調查結果表明,中國90%以上的城市水污染嚴重。水體中的Hg經微生物的作用,能夠轉化成毒性更大的甲基汞,會使藻類植物改變顏色、海魚大量死亡。不僅僅是Hg,其他大部分重金屬如Pb、Cr等也和即一樣會危害生物的正常生命活動。汞在水中轉化成甲基汞后,富集在魚、蝦體內,人若長期食用了這些食物就會危害中樞神經系統,有運動失調,痙攣、麻痹、語言和聽力發生障礙等癥狀,甚至死亡。生物的富集作用是指一些污染物(如重金屬、化學藥物),通過食物鏈在生物體內大量積聚的過程。這些污染物一般的特點是化學性質穩定而不易分解,在生物體內積累不易排出。因此生物的富集作用會隨著食物鏈的延長而不斷加強。
防治措施 (1)堅持有法必依,尤其要做到“三同時”和限期治理。對于水污染控制,環境保護法和水污染防治法中都有明確的規定。一是堅持污染防治設施與生產企業的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三同時”。只要真正堅持了“三同時”,許多污染物就會得到有效的控制,也就做到了預防為主。二是對原有污染進行治理,對于污染嚴重的,要依法進行限期治理,對限期治理不達標或拒不進行治理的企業,要依法責令其停產或關閉。
(2)推行清潔生產。清潔生產包括清潔的生產過程和清潔的產品兩個方面。清潔生產是國內外二十多年環境保護工作經驗的總結,它著眼于全過程的控制,具有環境和經濟雙重效益。推行清潔生產,是深化中國水污染防治工作,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如北京啤酒廠、青島果品廠、天津油墨廠、天津合成洗滌劑廠等企業,都在清潔生產方面進行過成功的嘗試,取得良好的效果。
(3)堅持分散治理和集中控制相結合。在現實生活中,有些污染源,如家庭污染源的污染物種類基本相同,有些污染源的污染物種類又有很大區別,如造紙廢水和電鍍廢水就大不一樣。對家庭這樣的污染源就應該采取集中治理的方法解決污染問題;而對于那些有特殊污染物的污染源,則必須采取分散治理的方法。當然,有些污染源,如造紙廢水,如果幾家造紙廠相距不遠,就可以幾家聯合投資建設一個污水處理廠,實施由分散治理到相對集中治理。
(4)提高廢水處理技術水平。工業廢水處理正向設備化、自動化的方向發展。傳統的處理方法,包括用以進行沉淀和曝氣的大型混凝系統也在不斷地更新。近年來廣泛發展起來的氣浮、高梯度電磁過濾、臭氧氧化、離子交換等技術,都為工業廢水處理提供了新的方法。
特別是,目前廢水處理裝置自動化控制技術正在得到廣泛應用和發展,這在提高廢水處理裝置的穩定性和改善出水水質等方面將起到重要作用。
然而,中國對城市污水所采用的處理方法,大多是二級處理就近排放。此法不僅基建投入大,而且占地多,運行費用高,很多城市難以負擔。因此,有效提高中國城市污水處理的技術水平,是一項緊迫而有意義的工作。
(5)在生產和生活中大力提倡節約用水。首先是廠礦企業要不斷提高節水意識,積極采用*的節水工藝設備,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其次是廣大居民和社會各界都要增強節水觀念,千方百計節約水資源。道理很簡單,水的消耗減少了,廢水、污水自然減少了,廢水、污水處理問題也就相對容易一些。
土壤被鎘污染后,會經過生物的富集作用進入人、畜體內,引起骨痛,自然骨折,骨缺損,導致全身性神經劇痛等癥,終死亡。
防治措施:
1.生物防治
土壤污染物可以通過生物降解或吸收而凈化土壤。研究分離和培育新的微生物品種,以增強生物降解作用。這是提高土壤凈化能力的重要措施之一。美國分離出能降解三氯丙酸或三氯丁酸的小球狀反硝化菌種;意大利從土壤中分離出的某些菌種,可抽取出酶復合體,能降解2.4-D除草劑;日本研究出土壤中紅酵母和蛇皮蘚菌,能降解劇毒性聚氯聯苯達40%和30%。此外,某些鼠類和蚯蚓對一些農用藥也有降解作用。羊齒類鐵角蕨屬的一種植物,有較強的吸收土壤中重金屬的能力,對土壤中鎘的吸收率可達10%,連種多年,可降低土壤含鎘量。應用微生物和其它生物降解各種污染物的處理技術尚需進一步探索。
2.施加抑制劑
輕度污染的土壤施加某些抑制劑,可改變污染物在土壤中的遷移轉化方向,促進某些有毒物質的移動,淋洗或轉化為難溶物質而減少作物吸收。常用的控制劑有石灰、堿性磷酸鹽等。
施用石灰可提高土壤pH值,使鎘、銅、鋅和汞等形成氫氧化物沉淀。施用石灰石,稻谷含鎘量可降低30%左右。氫氧化鎘的pH值在10以上才能*沉淀,pH值大于6.5時汞就能形成氫氧化物和磷酸鹽沉淀,而鈣離子能防止汞離子爭奪植物根表面的代換位置,使植物吸收汞明顯減少。因此,施用石灰還可以使作物降低對放射性物質的吸收達70%~80%。
堿性磷酸鹽可與土壤中的鎘作用生成磷酸鎘沉淀,在不能引起硫化鎘沉淀的弱還原條件下,磷酸鎘的形成對清除鎘污染具有重要意義。
3.控制氧化還原條件
水稻田的氧化還原狀況,可控制水稻田中重金屬的遷移轉化。水稻田在還原條件下產生S2-與Cd2+,形成難溶解的CdS沉淀。銅、鋅、鉛等重金屬元素均能與土壤中的H2S,產生硫化物沉淀。因此,加強稻田的水灌管理,可有效地減少重金屬的危害。
4.增施有機肥,改良砂性土壤
有機膠體和粘土礦物對土壤中重金屬和農用藥有一定的吸附力。因此,增加土壤有機質,改良砂性土壤,能促進土壤對有毒物質的吸附作用,是增加土壤容量,提高土壤自凈能力的有效措施。
5.改變耕作制
改變耕作制,改變土壤環境條件,可消除某些污染物的毒害。DDT和六六六在旱田中降解速度慢,積累明顯,殘留量大。改水田后DDT降解加快,僅1年左右土壤中殘留的DDT已基本消失。所以實行水旱輪作,是減輕或消除農用藥污染的有效措施。
6.換土、深翻、刮土
被重金屬與難分解的農用藥嚴重污染的土壤在面積不大的情況下,可采用換土法,這是目前*清除土壤污染的有效手段,但是對換出的污染土壤必須妥善處理,防止次生污染。此外也可進行深翻,將污染的土壤翻到下層,掩埋深度應根據不同作物根系發育特點,以不致污染作物為原則。
總而言之,工業污染所造成的危害,至今尚沒有*被人類所認識。不過像瘋牛病、禽流感、癌癥、鼠疫等等傳染性疾病,都與環境的影響有關。食物防腐劑、著色劑(如蘇丹紅、孔雀藍)、增味劑,都程度不同的污染了食物,使食物中有害物質增多,對人類的健康構成了威脅。一些莫名其妙的怪病,或多或少都與工業污染有關。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