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搜索
請輸入產品關鍵字:
聯系方式
技術文章
MYP-0.66/1.14 3*70+1*25電纜技術參數
點擊次數:5458 發布時間:2016-9-9
MYP-0.66/1.14kv 3*70+1*25礦用移動屏蔽橡套軟電纜技術參數
MYP-0.66/1.14kv 3*70+1*25礦用橡套電纜是常用的礦用電纜型號,下面有我廠為您詳細介紹該電纜技術參數。
MYP電纜中文全稱
額定電壓0.66/1.14kV軟銅導體連硫型乙丙橡膠混合物絕緣黃色氯丁橡膠混合物護套非金屬屏蔽導體長期允許工作溫度為90℃煤礦用移動橡套軟電纜技術上符合MT 818-2009規范要求
代號說明
項目名稱 | 代號 | 代號說明 |
---|---|---|
系列代號 | M | 煤礦用 |
使用特征 | Y | 移動用 |
結構特征 | P | 非金屬屏蔽 |
耐溫等級 | 90 | 導體長期允許zui高工作溫度為90℃ |
導體材質 | T | 銅 |
導體種類 | R | 軟導體 |
絕緣材料 | E | 乙丙橡膠 |
護套材料 | F | 氯丁橡皮 |
額定電壓 | 0.66/1.14kV | 額定電壓0.66/1.14kV |
外皮著色 | YL | 黃 |
交聯方式 | CV | 過氧化物交聯 |
執行標準 | MT 818-2009 | MT 818-2009標準 |
結構尺寸
規格 | 導體結構 | 導體外徑(mm) | 導體包帶規格(mm) | 絕緣厚度(mm) | 地線芯半導電層厚度(mm) | 絕緣屏蔽帶規格(mm) | 成纜包帶規格(mm) | 成纜外徑 (mm) | 護套厚度(mm) | 參考外徑(mm) | 參考重量(kg/km) |
---|---|---|---|---|---|---|---|---|---|---|---|
3×70+1×25 | 18×20/0.50 7×28/0.40 | 11.50 7.10 | 25×0.05 - | 2.2 - | - 2.6 | 30×0.20 - | 70×0.20 | 38.38 | 5.5 | 49.4 | 4619.9 |
技術參數
規格 | 20℃zui大直流電阻(Ω/km) | 20℃zui小絕緣電阻,DC100-500V(MΩ·km) | zui大過渡電阻(kΩ) | 載流量(環境溫度為25℃)(A) | 試驗電壓(kV/min) | 導體zui大允許牽引力(N) |
---|---|---|---|---|---|---|
3×70+1×25 | 0.272 0.780 | 200 | 3 | 205 | 3.7/5 | 16450 |
結構示意圖
適用范圍
系統
50Hz,額定電壓660/1140V的線路中電力線路中傳輸電能。
場合
額定電壓660/1140V各種井下移動采煤設備電源連接。
產品特點
耐油、抗機械沖擊和擠壓擠、抗撕裂、高阻燃性、防靜電。
符合標準
執行標準
MT 818-2009 煤礦用電纜
附加標準
使用特性
額定電壓
0.66/1.14kV
工作溫度
電纜導體長期允許zui高工作溫度為90℃;短路時,電纜導體的zui高溫度不超過250℃,持續時間不超過5S。
環境溫度
電纜運行zui低環境溫度-10℃。
敷設溫度
安裝敷設時,溫度應不低于-10℃。
彎曲半徑
推薦zui小彎曲:電纜彎曲半徑不超過6D。
敷設落差
產品標識
線芯
可采用橡皮分色或數字編碼進行識別,主線芯優先選用顏色依次為紅、白、淺藍,地線芯采用黑色。
外皮
黃
交貨與允差
交貨長度
重量小于80kg的電纜允許成圈包裝交貨,zui短不小于100米,允許不小于40米短段交貨,其短段線纜交貨長度應不超過交貨總長度的10%,或可根據雙方協議任何長度的電纜交貨。
長度誤差
交貨長度計量誤差為±0.5%。
包裝,運輸和貯存
包裝
成卷或成盤電纜應卷繞整齊,妥善包裝。電纜盤應符合JB/T8137-1999的規定。電纜端頭應可靠密封,伸出盤外的電纜端頭應加保護罩,伸出長度小于300mm。電纜包裝上應附有標簽標明:制造廠名稱、型號、規格、額定電壓、長度、質量、制造日期、標準編號或認證標識、電纜盤正確旋轉方向等內容。
運輸
運輸一般采用車輛、船舶形式,運輸時必須將電纜牢靠的固定,以免互撞或翻倒對電纜或盤具造成損傷。電纜盤不許平放。運輸中嚴禁從高處扔下裝有電纜的電纜盤。
貯存
成品電纜應存放在溫度-10~35℃之間,濕度80%以下的環境中,做到不被陽光直接暴曬、被雨淋,應適量通風,保持環境的干燥;不接觸酸、堿、礦物油油類。電纜按照以上規定要求進行存儲和使用,一般可以使用2年。
訂貨須知
訂貨時應正確標明電纜的型號、規格、長度、交貨日期、包裝方式等必要信息。
安裝須知
安裝時,環境溫度應不宜低于-10℃,若溫度計測試環境溫度低于-10℃,應先對電纜進行預熱處理后再準備安裝;多芯電纜彎曲半徑不超過6D, 以免造成電纜內部機械損傷(D為電纜外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