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污水處理設備廠家
溶氣氣浮機為
物理法深度處理印染廢水流程分析
-
提供商
諸城市吉豐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
資料大小
96.7KB
- 資料圖片
-
下載次數(shù)
86次
-
資料類型
JPG 圖片
-
瀏覽次數(shù)
1423次
印染廢水是指以加工棉、麻、化學纖維及其混紡產(chǎn)品為主的印染廠排出的廢水,其特點主要為:水量大、有機污染物濃度高、色度深、堿性和pH值變化大、水質(zhì)變化劇烈。由于染料、助劑、織物染整要求的不同,印染廢水的pH 值、CODCr、BOD5濃度、顏色等也各不相同,但其共同的特點之一是m(BOD5)/m(CODCr)值均很低,一般在0.2左右,可生化性差;另一共同特點是色度高,有的可高達4 000 倍以上。
目前用于印染廢水二處理的工藝主要以物理化學法和生物法為主。生物法主要針對有機污染物,但對色度的去除不理想,去除率一般只有50%~60%,所以對色度的去除以物理化學法為主。當前,印染廢水二處理出水水質(zhì)仍不能達到排放及回用標準的要求,主要問題是二處理出水中殘留的CODCr都是難生化降解有機物;而一般的混凝沉淀、吸附、氣浮等方法也難以將色度*去除,所以深度處理的對象就是難生化降解有機物和色度。目前,用于印染廢水深度處理的主要技術工藝有物理法、氧化法、生物法等。
物理法
1 .吸附法
吸附法是常用的深度處理方法之一,印染廢水深度處理工藝中采用的吸附劑以活性炭為主,此外也有一些新型吸附劑。利用改性磁粉吸附協(xié)同二氧化氯氧化深度處理代替原有的混凝沉淀加活性炭吸附的深度處理工藝,廢水CODCr的質(zhì)量濃度可從60 ~ 90 mg / L 降到20 mg /L 以下,色度可從55 ~ 60 倍降到30 倍以下,CODCr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別可達到94.56%和60%,且處理工藝經(jīng)濟合理,總成本為1.053 元/t。楊占紅利用超聲波-活性炭聯(lián)合法對印染廢水生化出水進行深度處理,CODCr去除率可達89.6%,出水CODCr的質(zhì)量濃度小于25 mg /L。胡娟等研究并比較了混合炭、原煤炭和果殼炭3 種不同材質(zhì)的活性炭對印染廢水生化出水的吸附容量,在活性炭床中,當進水CODCr的質(zhì)量濃度為75 ~ 101 mg /L 時,出水CODCr濃度可以穩(wěn)定達到GB 4287—92《紡織染整工業(yè)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一標準的要求。
雖然活性炭對印染廢水中的CODCr、BOD5、色度都有很好的去除效果,但是活性炭再生困難,再生過程中損失較大,再生后吸附能力明顯下降,這些都制約了活性炭在深度處理方面的應用。
2 .膜技術
膜技術是21 世紀出現(xiàn)的新興技術,由于其具有諸多優(yōu)點而備受關注。膜技術可按過濾精度從低到高分為微濾、超濾、納濾和反滲透,微濾和超濾一般作為納濾和反滲透的預處理工藝。馬江權等采用微濾-納濾聯(lián)用裝置對印染廢水進行深度處理,以微濾作為納濾前的預處理工藝,經(jīng)微濾-納濾聯(lián)用技術處理后,CODCr的去除率大于86%,濁度和色度去除率高達100%,出水水質(zhì)達到一排放標準的要求。曾杭成等研究了超濾-反滲透雙膜技術深度處理印染廢水的情況。超濾對濁度的去除率達90%,但對CODCr和UV254的去除率較低,對鹽分幾乎沒有去除效果,超濾出水經(jīng)過反滲透處理后,出水各項指標均接近或優(yōu)于自來水水質(zhì)指標,*達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業(yè)用水水質(zhì)標準,能回用于大部分印染過程的工序,該工藝運行費用約為1.88 元/m3。鐘毓在工程實踐上驗證了膜技術在印染廢水深度處理回用中應用的可行性。
膜技術主要是通過對廢水中污染物的分離而達到廢水處理的目的,此方法的工藝過程簡單,處理過程無二次污染,并且出水水質(zhì)優(yōu)良,可以回收再利用。膜技術雖具有諸多優(yōu)點,但是也存在很多問題,其中膜污染和成本是制約膜技術在印染廢水處理方面廣泛應用的主要因素。
1.3 微絮凝直接過濾
微絮凝直接過濾近年來在發(fā)達國家已經(jīng)成為處理低溫、低濁、有色水質(zhì)的主流選擇工藝,其工作原理是在廢水通過濾池前投加絮凝劑,之后直接進入濾料內(nèi)部完成反應、沉淀和截留過程,是一種、經(jīng)濟的集成工藝。
陳士明等采用微絮凝-變孔隙直接過濾工藝對印染廢水二出水進行深度處理。出水濁度、色度、CODCr的平均值分別為0.16 NTU、6 倍、21mg /L,去除率依次為98.8%、85%、61.8%。同時陳士明等采用微絮凝直接過濾作為超濾的預處理工藝,對印染廢水二出水進行深度處理。微絮凝直接過濾-超濾組合工藝對濁度和CODCr的去除效果都較穩(wěn)定,出水濁度小于0.1 NTU,色度小于5 倍,CODCr的質(zhì)量濃度小于30 mg /L。2 個試驗結果都很理想,出水水質(zhì)均可達到回用要求,同時,變孔隙過濾效果明顯優(yōu)于勻孔隙直接過濾,鄭蓓等也得到了相似的結論。
微絮凝工藝既可以單使用,也可以與生物工藝如BAF 或者膜技術組合使用,都可以有很好的處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