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上海研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動態>>亞洲大城市面臨嚴重健康挑戰
亞洲大城市面臨嚴重健康挑戰
由瑞士日內瓦的世界氣象組織(WMO)和美國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市大氣化學(IGAC)計劃編纂的該份報告的發布,被視為IGAC人類世大氣化學開放科學大會的一部分。WMO大氣環境研究部門負責人Liisa Jalkanen指出,這份報告的一個引人注目之處在于大城市——人口超過1000萬的大城市區域——在發展中國家的形成到底有多快。
日前在中國北京發布的一份報告警告說,如果城市規劃和發展沒有納入解決空氣污染的措施,那么快速城市化將對公共健康造成沉重打擊。
目前有23座大城市——相比之下,60年前只有兩座。目前有超過半數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而城市人口預計到2050年將翻一番,這一比例可能將達到70%。Jalkanen表示:“幾乎所有的增長都將發生在發展中國家。”
加利福尼亞州拉荷亞市莫林納能源與環境戰略研究中心主任Luisa Molina認為,大城市“有更好的工作和教育機會,并且精心策劃、人口稠密的地區可以減少土地轉換以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但是許多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在迅速擴張的同時卻缺乏規劃以及鮮有減少污染的措施。”北京大學的大氣科學家朱彤說,“這對于環境和公共健康具有嚴重后果。”
例如,根據亞洲開發銀行zui近發布的一份報告,亞洲擁有*超過半數的污染zui嚴重的城市,并且空氣污染每年造成該地區50萬人的死亡。超過2/3的亞洲城市未能達到歐盟可吸入顆粒污染物空氣質量標準,而這一數字在*的其他地區僅為1/5。
朱彤認為:“問題的部分原因在于發展的步伐。”
在一些亞洲城市中,空氣污染水平是造成呼吸與心臟疾病持續上升與高發的重要因素。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市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的大氣科學家David Parrish指出,在過去的30年里,一些城市的地面臭氧濃度上升了6倍,其目前水平已達到了美國環境保護署(EPA)設定標準的兩倍。
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環境科學家Andre Nel表示:“據估計,在大城市中,1立方米的PM2.5——直徑等于或小于2.5微米的大氣塵埃顆粒——每增加10微克,死亡率便會上升1%。”
朱彤表示,近年來,北京市出臺了中國zui為嚴格的空氣污染控制措施,但仍有大量的空氣污染物來自周邊地區。例如,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來自南方的空氣團便可能形成了該市34%至88%的臭氧濃度峰值。朱彤說:“除非目前的措施能夠打破行政疆界,否則北京的空氣質量將不會得到明顯改善。”
研究人員在此次會議上表示,北京所采用的措施可以適用于發展中國家的其他大城市。否則,Molina說,“大城市將成為污染的主要源頭”。他說:“政府如何應對快速城市化的挑戰,將決定未來的生活質量。”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