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和試劑-計量為油氣污染治理工作保駕護航
當我們去加油站加油時,一股汽油味撲面而來。這些揮發出汽油味的物質叫“油氣”,它們不僅污染環境、危害人體健康,還會造成資源浪費。因此,將這些“油氣”回收利用,不僅可以保護環境,而且還能提高油氣資源的利用效率。
目前,江蘇省在“油氣回收”計量工作方面已做了大量實踐,本期油氣回收專題將從目前開展“油氣回收”工作的實踐、油氣回收技術現狀、存在問題、未來發展趨勢等方面進行介紹,力求使廣大讀者對油氣回收能有較清晰的了解。
為實現“十二五”規劃中提出的“節能減排”的目標要求,依據江蘇省政府提出的“環保優先、節約優先”的方針,為積極推進對大氣污染防治,改善大氣環境質量,保障生態安全和群眾身體健康,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轉發*等部門《關于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改善區域空氣質量指導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10〕33號),江蘇省政府提出自2011年起在全省實施“藍天工程”,在《省政府關于實施藍天工程改善大氣環境的意見》和《關于印發江蘇省油氣污染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中均明確了江蘇省的職責是:確保政府在推行“藍天工程”油氣污染治理環節中對實施“油氣回收”改造計量器具的準確可靠,配合做好對“油氣回收”治理改造工程的驗收,同時提供必要的計量技術服務。做好“油氣回收”治理后的計量檢測工作,對建立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綜合治理大氣污染,保障生態安全和群眾健康,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和諧發展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一、“油氣回收”計量服務工作的意義及必要性
“油氣”是加油、卸油和儲存汽油過程中產生的揮發性有機物。汽油在空氣中揮發產生的油氣主要成分有苯、二甲苯、乙基苯及其他碳氫化合物,這些成分具有致癌作用,危害人體健康;“油氣”不僅作為一次污染物對環境產生直接危害,而且還是城市中光化學煙霧的主要誘因之一,所產生的光化學煙霧嚴重危害人體健康。此外,油氣彌散在空氣中,與空氣混合,達到一定濃度后,遇火極易引起燃燒、爆炸,導致火災等災難性事故。目前,江蘇省年汽油消耗量已達780萬噸以上,每年排入大氣的油氣超過6萬多噸。為減少油氣造成的污染,目前解決油氣問題、zui有效的方法就是實施“油氣回收”。
“油氣回收”是指對儲存、運輸、銷售環節裝卸汽油過程發生的油氣污染而采取的治理和回收利用措施,它通過吸收、吸附或冷凝等工藝中的一種或兩種方法,或減少油氣的污染,或使油氣從氣態轉變為液態,重新變為汽油,達到回收利用的目的,提高了能源利用率,減小了經濟損失。按照目前市場價計算,全省完成油氣回收治理改造后,每年可節約人民幣5億多元。
因此,對已經實施“油氣回收”治理改造的加油站、油罐車開展油氣回收檢測,通過對收集、密閉貯存和集中處理等裝置效能的現場檢測,對進一步改善環境空氣質量,保障市民身體健康,對實施“藍天工程”、實現“藍天碧水”的宜居城市具有重要意義。
二、省支持,強力推進“油氣回收”計量服務工作
江蘇省政府將“油氣回收”作為實施“藍天工程”中的一項重點工作來抓,明確要求沿江8市(南京、鎮江、常州、無錫、蘇州、揚州、泰州、南通)在2012年年底前完成所有油庫、油罐車、加油站油氣回收治理工作,蘇北5市(徐州、淮安、鹽城、連云港、宿遷)在2013年6月底前完成,同時明確由省*牽頭負責組織并專門在省*設立了省大氣污染防治聯席會議辦公室具體負責此項工作。
為此,江蘇省黨組高度重視該項工作,多次開會研究并協調該項工作的開展。一是省多次主動與省*就省在該工作中承擔的職責及技術機構備案等具體工作進行了溝通和協調,為該工作順利推進提供了支持。二是省計量處也多次與*相關職能部門的負責人就具體工作進行溝通,同時組織起草并下發了《江蘇省油氣回收治理改造工作計量技術服務指南》,其中明確了油氣回收改造中計量工作的主要內容及程序,對改造實施前準備工作、改造實施前的確認、改造實施中的跟蹤與服務、改造后的計量校準和計量檢定、對實施油氣回收改造加油機實施標示管理等方面明確了操作流程,從而達到了統一全省“油氣回收”計量服務行為的目的。三是以文件形式專門成立了由省*牽頭、南京、鎮江、常州等沿江8市計量技術機構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的“油氣回收”改造工程計量技術攻關小組(以下簡稱“技術攻關小組”)。技術攻關小組主要職責是:(1)開展對油氣回收治理改造工作中計量測試技術與方法的研究。(2)起草《江蘇省油氣回收治理改造工程計量技術服務指南》。(3)負責對改造后和新建的儲油庫、加油站、油罐車進行計量檢測。(4)負責其他涉及量值的計量技術服務工作。該技術攻關小組的成立打破了以往各級計量技術機構各自為戰、合作不力的格局,為油氣回收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并為在江蘇省推動油氣回收治理工程中計量工作的開展起到了技術支撐作用。
三、做好技術儲備,為實施“油氣回收”計量服務提供保證
為確保“油氣回收”改造后計量器具的準確可靠,油氣回收治理改造中計量服務工作能得以實施,并配合做好“油氣回收”工程的驗收,在省領導的指導下,面對該項全新工作,技術攻關小組創新了工作思路,重點開展了以下工作:
1.調研學習“油氣回收”治理改造中計量工作*經驗
為進一步了解油氣回收治理改造中計量工作的內容,技術攻關小組組織人員分別前往北京市*、深圳市*、上海市*對“油氣回收”工作開展情況和加油站、油罐車等進行油氣回收治理改造后具體計量檢測工作開展的情況進行了調研,在對外省開展油氣回收工作展開調研的同時也對我省油氣回收治理改造計劃進行了摸底調研。
2.編制技術規范,為開展檢測工作提供技術保障
一是編寫了購置油氣回收檢測儀的可行性報告,與檢測設備制造商就檢測儀器是否符合標準進行探討,與中石油江蘇公司、中石化江蘇公司就“油氣回收”改造工作進行技術溝通。通過技術攻關小組人員大量的現場試驗,解決了對于使用不同型號“油氣回收”設備對燃油加油機實施“油氣回收”改造是否影響其計量性能、是否影響其防作弊功能等在改造后產生的疑問。二是起草技術規范。為確保“油氣回收”計量工作能按時推進,發揮技術攻關小組技術優勢,分別落實南京*、江蘇省*、揚州計量所負責編制《燃油加油機油氣回收參數校準規范》,無錫計量中心、江蘇省*負責編制《油氣回收檢測儀》計量檢定規程,并分別于2011年12月1日和2012年4月9日起正式實施。
3.組織人員培訓
在相關技術規范批準實施后,技術攻關小組即組織對全省市級計量技術機構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了技術培訓。經過理論和實施操作考核,現每個市級計量技術機構各有兩名技術人員取得相關資質的計量檢定員證,可開展“油氣回收”計量技術服務工作。
4.項目建標考核
目前,南京*、無錫計量中心已通過江蘇省組織的建標考核,具備了對外開展工作的條件。江蘇省*及沿江其他機構的建標資料正在積極準備之中,近期在通過省組織的建標考核后將對外開展“油氣回收”計量技術服務工作。
四、宣傳油氣回收工作,使計量惠民深入人心
通過對“油氣回收”計量技術服務的宣傳,使“三個得益”深入民心,表現在:(1)老百姓得益,加油站進行油氣回收后,不再有刺激的汽油味了,減少揮發性有機物對人身的傷害。(2)企業(加油站)得益,將原先排放到大氣中的油氣回收處理成汽油,增加了效益。(3)消費者得益,通過計量校準和檢定,保證計量器具的準確,落實公平交易,讓大家放心消費。通過廣泛的宣傳,社會各界已認識到計量檢測在“油氣回收”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彰顯了質監工作在加油站“油氣回收”改造工作中的作用,增強了老百姓對質監工作的認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