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百年的疾病史中,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似乎是一個揮之不去的陰影。中醫稱流感為“時行感冒”,認為是由感受四季時邪疫毒,自口鼻、皮毛入侵人體而發病。
首先要順應四時,注意起居,在季節交替之際,適當增減衣服。春季天氣雖然漸暖,不應過早脫衣,以防不時之寒;秋季天氣漸涼,不能過早、過多增衣,以防非時之熱。常說的“春捂秋凍”是非常有道理的,應該讓身體逐漸適應四時更替。居室內外寒溫適當。夏天不要貪涼飲冷,不宜當風而臥,夏天室內適宜溫度為23℃—28℃,適宜濕度為30%—60%。在此范圍內95%以上的人會感到舒適。在裝有空調的室內,室溫為19℃—24℃,濕度為40%—50%時,人感到zui舒適。
其次,保暖御寒,適當進行耐寒鍛煉。老年人和陽虛體弱的人,zui易感受寒邪,引起流感,應注意保護身體陽氣,防御外界寒邪侵襲,特別應注意足部保暖。現代醫學認為,足部是血管分布的末梢,皮下脂肪薄,保暖能力差,足部受涼,會反射性地引起鼻黏膜血管收縮,以致發生感冒。建立每晚用溫熱水洗腳,促進末梢血液循環。進行耐寒鍛煉可以有效地防止寒邪的侵襲。耐寒鍛煉的具體方法是,體質較差者從春暖開始,以冷水擦鼻、洗臉、漱咽,長年堅持不懈;體質較好者,從盛夏開始冷水洗浴,范圍由小到大,逐漸擦浴全身,并堅持到9月份以后,然后改為面部冷水洗浴。
流感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具有高度傳染性,在流感流行季節外出或進入公共場所應當注意佩戴口罩,勤洗手,不用臟手觸碰眼、鼻、口等部位。家庭和辦公場所應當經常通風,并進行簡單的消毒工作。可以用食醋熏蒸法:每立方米白醋5—10毫升,以1—2倍水稀釋后加熱,每次熏蒸2小時,每天或者隔日熏蒸1次。在流感發生季節,可用中藥*、大青葉、貫眾、野菊花等煎湯代茶飲,每天服用一次預防流感。老年人和兒童還可以注射流感疫苗預防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