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大多數前列腺癌進展緩慢,并無大礙,但仍有30%的前列腺癌卻是致命的。基因組圖譜可幫助預測腫瘤的侵略性,并量身定制治療方案,然而,在大多數涉及到多個腫瘤的癌癥病例中,只有zui大的腫瘤才被分析,這可能導致更多的侵略性腫瘤未被發現。
在《European Urology》雜志近期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克利夫蘭診所的Hannelore Heemers博士和Roswell Park癌癥研究所的James Mohler博士證明,當基因組指紋圖譜分析只在單個腫瘤樣本上開展時,一些更小但更具侵略性的腫瘤可能被錯過。
這項研究強調了,對于前列腺癌,每位患者在遺傳上也許都是不同的,這對患者和腫瘤醫生而言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小組利用新一代測序技術對四名男性的前列腺腫瘤進行基因分型,這些患者在Roswell Park癌癥研究所進行了*性的前列腺切除手術。他們對樣本開展全外顯子組測序、單核苷酸多態性分析以及RNA測序。同時,研究人員還查看了癌癥基因組圖譜中的公開數據,以驗證他們的結果。
“通過DNA和RNA分析平臺,我們研究了前列腺患者異質性腫瘤的分子組成,并發現這些腫瘤之間存在很多遺傳差異。因此,我們的結論是,單次癌癥活檢不足以指導治療決策,”Heemers博士談道。“治療更加復雜,目前的研究結果證明了遺傳圖譜分析在前列腺癌中的不足。”
Mohler博士認為,高風險的前列腺癌在遺傳上因人而異,即使是同一位患者的不同腫瘤,甚至同一個腫瘤的不同部位,也存在差異。“臨床醫生需要謹慎使用基因檢測的信息,因為這些分析可能不是在侵略性的部位上開展的。”
在發表于同一雜志上的社論文章中,劍橋大學醫院的Alastair David Lamb博士等人寫道:“這項研究的幾個方面令人印象深刻。作者們解決了一個重要的臨床和分子問題:腫瘤異質性對前列腺癌的治療決策有何影響,特別是這種疾病的分子分類?”
他們指出,利用基因組分析來實現個性化治療正處于起步階段,還需要更多的大型研究,才能開發出新一代的預后工具,并依靠它來指導前列腺癌患者的療法選擇。
深圳子科生物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