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式濃縮壓濾機壓不出泥的因為什么?這樣解決?
隨著工業和城市建設的迅速發展,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也隨之日益增多。科學的設計和合理的布局,確保壓濾機具有高效脫水性能。主要的脫水壓輥是采用有孔設計,不僅使處理能力增大,而且使污泥在兩側可同時進行脫水,濾帶的兩面在壓濾過程中可以迅速脫水,縮短了脫水時間。后面漸小的壓輥排列以及濾帶接觸角度的改變確保壓力的剪切力的較佳組合,從而大大提高泥餅含固率和脫水效率。但是,也偶爾會出現污泥脫水效果不理想、漏泥、壓不出泥的現象,這是因為什么原因導致的呢?怎樣解決?
1、進泥濃度低造成的不出泥,帶式污泥脫水機對進泥的要求是污泥濃度(污泥含固率)大于1%,如果濃度過低,污泥脫水效果就會不理想,而且會導致漏泥,壓不出泥的現象,對藥劑(絮凝劑PAM)用量也會增加。
解決方法:土建增加污泥濃縮池,經污泥濃縮池后,污泥濃度可提高3%-10%左右,進而避免因污泥濃度過低導致漏泥的情況。
2、污泥絮凝效果不佳:帶式污泥脫水機對調質的依賴性強,如果加藥量不足,調質效果不佳,污泥中的毛細水不能轉化為游離水在重力區脫去,從而由楔形區進入低壓區的污泥仍呈流動性,無法在高壓脫水區擠壓;如果藥量加使用過多,一方面增大了處理成本,另一方面污泥粘性會增大,容易造成濾帶堵塞。
解決方法:用藥量要嚴格按照比例調試或(根據物料不同)在調試運行中反復調整。像對于城市污水混合污泥,采用陽離子PAM時,干污泥投藥量通常為1-10kg/t,具體可由試驗確定。
3、濾帶選擇不正確、缺少維護和保養、濾帶老化更換不及時
解決方法:對濾帶的選擇、維護和保養要根據污泥物理特性不同選用不同的濾帶,在日常帶式污泥脫水機使用過程中要進行保養、清洗,如果濾帶出現老化的情況要及時改換,以免影響壓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