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處理設備混合GB18918—2002一級A標準——概述
生活污水domestic sewage,domestic wtewater是指城市機關、學校和社區居民小區在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廢水,包括廁所糞尿、洗衣洗澡水、廚房等家庭排水以及商業、醫院和游樂場所的排水 等。人類生活過程中產生的污水,是水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主要是糞便和洗滌污水。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機物,如纖維素、淀粉、糖類和脂肪蛋白質等;也常含 原菌、病毒和寄生蟲卵;無機鹽類的氯化物、硫酸鹽、磷酸鹽、碳酸氫鹽和鈉、鉀、鈣、鎂等??偟奶攸c是含氮、含硫和含磷高,在厭氧細菌作用下,易生惡臭 物質。
生活污水處理設備混合GB18918—2002一級A標準——設計依據
(1) 建設單位提供的污水水質、水量等基礎資料
(2) 《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 50014—2006)
(3) 《給水排水工程結構設計規范》(GB50069-2002)
(4) 《給水排水構筑物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41—2008)
(5) 《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GB3096—93)
(6) 《給排水工程概預算與經濟評價手冊》
(7) 《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12)
(8) 《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1-2010)
(9)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
(10)《水處理設備技術條件》(JB2932-1999)
(11)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
——設計思路
在生活污水處理系統的設計中,本著技術*適用、工藝措施針對性強、系統可靠穩定、運行易開易停,一次性投資與日常運行費用綜合省、大限度的減少場地占用面積及大限度的使用原有的處理設施的原則;通過對目前國內外同類污水處理技術的綜合分析,特別是相同工程的實際經驗,本項目擬采用“水解酸化+接觸氧化+沉淀+過濾+二氧化氯消毒”工藝進行污水處理。污水采用自制格柵去除其中較大的雜質和漂浮物,再經調節池調節水質水量后污水依次排入水解酸化池和接觸氧化池,經生化處理后的污水再經沉淀池沉淀后流入二級過濾器,經過過濾后的污水進入消毒池,污水在消毒池中經二氧化氯消毒處理后達標排放。在實際的每一階段,均進行了充分的多方案比較,得出*化的工藝。
——設計原則
[1] 在設計過程中本著*、合理、實用、可靠、經濟的原則進行設計,采用*、實用、成熟、可靠的處理工藝,滿足水質波動較大、水量不穩的進水要求,確保污水處理達標排放。
[2] 采用合理工藝,合理布置,在提高系統總體效率的基礎上恰到好處的對污水處理工藝進行優化設計;盡量降低工程造價,在保證系統安全、經濟、穩定運行的前提下,以小的投資達到良好的處理效果。
[3] 采用運行費用較為合理的處理工藝,提高污水的處理效果的同時,減少設備投資費用。降低運行費用和降低投資費用,給業主帶來*的經濟效益。
[4] 采用*可靠的技術設備及自動控制系統,在污水處理過程中充分實現自動化優化控制、減少管理維修工作量的主要設施與設備平面及高程的針對性工程設計,操作管理方便可靠。
[5] 設計中盡量采用低噪節能的動力設備,并采取減震,降噪等措施,以防止噪聲污染。
[6] 污水處理工程整體環境與周圍環境相協調;在工程占地面積小的情況下,采用合理的布局,對處理工藝進行優化設計。
——設計范圍
設計范圍為污水處理工程的全部處理工藝設計,包括設備選型、安裝工程等直接工程和本工程的設計、調試、培訓等間接工程;但不包括處理工程土建施工、外部供電、引水、排水和綠化、道路等輔助工程,也暫不考慮污水處理站的通訊、交通運輸和供配電、供熱、采暖等輔助工程。
——設計進水水質、出水水質
原水水質:本工程的原水水質參照經驗數據,具體如下:
BOD5 200mg/l CODCr 400mg/l SS 200mg/l TN 40mg/l
NH3-N 50mg/l TP 4mg/l pH 6.5~8.5
出水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
具體如下:
序號 | 項目 | 一級A標準 |
1 | 化學需氧量(COD) | 50 |
2 | 生化需氧量(BOD5) | 10 |
3 | 懸浮物(SS) | 10 |
4 | 動植物油 | 1 |
5 | 石油類 | 1 |
6 | 陰離子表面活性劑 | 0.5 |
7 | 總氮(以N計) | 15 |
8 | 氨氮(以N計) | 5(8) |
9 | 總磷(以P計) | 0.5 |
10 | 色度(稀釋倍數) | 30 |
11 | pH | 6~9 |
12 | 糞大腸菌群數/(個/L) | 103 |
——工藝選擇
本著投資少、效益高,優先采用適合我國國情的*使用技術的原則,根據目前國內生活污水處理后回用技術的現狀,在綜合考察各種廢水治理技術的基礎上,結合本項目的實際,由于本項目污水產生量少,為減少土建施工費用,擬采用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對項目廢水進行處理,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采用“水解酸化+接觸氧化+沉淀+二級過濾+消毒”工藝進行污水處理,所處理的污水再采用“二氧化氯消毒”進行消毒處理后排放。污水采用機械格柵去除其中較大的雜質和漂浮物,再經調節池調節后進入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在一體化設備中,污水依次排入水解酸化池和接觸氧化池,經生化處理后的污水再經沉淀池沉淀后流入中間水池后進入二級過濾罐進行過濾處理后,在消毒池內經過二氧化氯消毒處理后達標排放。項目總體工藝流程如下:
——工藝流程說明
1、生物膜法:
缺氧----好氧(A/0)處理工藝。A/O即缺氧+好氧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一種成熟的生物處理工藝,具有容積負荷高、生物降解速度快、占地面積小、基建投資和運行費用低等優點,可替代原有城市污水處理采用的普通活性污泥法,特別適用于中、高濃度工業廢水的處理,且投資省、占地少、處理效率高。該工藝采用生物接觸氧化和沉淀相結合的方法,工藝成熟、可靠。設備中沉淀污泥,一部分污泥中由于溶解氧的作用進一步得到氧化分解,一部分氣提至沉砂沉淀池內,系統污泥只需定期在沉砂沉淀池中抽吸。系統中風機、潛污泵等主要控制設備的工作程序輸進PLC機,達到自動工作,以減少操作工作量,并可減少不必要的人為損壞。
2、格 柵:
生產排放的污水經管網系統匯集后,經粗格柵后進入后續處理系統。粗格柵主要用來攔截污水中的大塊漂浮物,以保證后續處理構筑物的正常運行及有效減輕處理負荷,為系統的長期正常運行提供保證。
3、污水調節池:
用于調節水量和均勻水質,使污水能比較均勻進入后續處理單元。調節池內設置預曝氣系統,可提高整個系統的抗沖擊性,及減少污水在厭氧狀態下的惡臭味,同時可減少后續處理單元的設計規模,污水池內設置潛污泵,用以將污水提升送至后續處理單元。
4、缺氧池:
在缺氧池內設置彈性填料,用于攔截污水中的細小懸浮物,并去除一部分有機物。該缺氧池經回流后的硝化液在此得到反硝化脫氮,提高了污水中氨氮的去除率。經缺氧處理后的污水進入好氧生物處理池。
5、接觸氧化池:
原污水中大部分有機物在此得到降解和凈化,好氧菌以填料為載體,利用污水中的有機物為食料,將污水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鹽類,從而達到凈化目的。好氧菌的生存,必須有足夠的氧氣,即污水中有足夠的溶解氧,以達到生化處理的目的。好氧池空氣由風機提供,池內采用新型半軟性生物填料,該填料表面積比大,使用壽命長,易掛膜,耐腐蝕,池底采用微孔曝氣器,使溶解氧的轉移率高,同時有重量輕,不老化,不易堵塞,使用壽命長等優點。
6、接觸氧化池內的兩大配件:
填料:本工藝采用新型立體彈性填料,層密集型生化填料,該填料具有比表面積大、使用壽命長、易掛膜、耐腐蝕等優點。同時該填料具有一定的剛度,能對污水中的氣泡作多層次的切割,使溶解氧效率增高,再則填料與填料之間不易結團,避免了氧化池的堵塞。
曝氣器:本工藝采用微孔曝氣器,其溶解氧轉移率比其它曝氣器高,大特點是不老化、重量輕、使用壽命長,同時具有耐腐蝕、不易堵塞等優點。
7、沉淀池:
污水經過生物接觸氧化池處理后出水自流進入二沉池,以進一步沉淀去除脫落的生物膜和部份有機及無機小顆粒,沉淀池是根據重力作用的原理,當含有懸浮物的污水從下往上流動時,由重力作用,將物質沉淀下來。經過二沉池沉淀后的出水更清澈透明。二沉池為豎流式沉淀池,采用污泥泵定期提泥氣提至污泥消化池內。經過沉淀后的處理水進入后續處理設備。
8、消毒池:
污水經沉淀后,病毒及大腸桿菌指標仍末達到排放標準,為了消滅病毒及大腸桿菌,投加氯片消毒劑進行消毒處理,采用折板形式依靠自身重力,直接排放附近市政管道。
9、污泥消化池:
沉淀池所排放剩余污泥在池中進行好氧消化穩定處理,以減少污泥的體積和提高污泥的穩定性。好氧消化后的污泥量較少,定期由環衛部門抽泥車清除外運或進行污泥脫水處理外運。上清液采用上清液回流至調節池。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