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南北的風俗習慣、地理環境、經濟條件差距較大,同時由于我國農村分布總體呈三種分布特點:單戶分散、鄉鎮村落集中分布、臨近城區分布,再這樣的社會環境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模式就分為三種類型。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的處理模式。
(1)分散處理模式。
有些村鎮居民居住分散,相互之間距離遠,而且往往地勢高低錯落,溝渠、橋路等橫穿村落,將這些各自分散排放的污水集中處理,難度較大,甚至需要采取污水管道保溫和提升措施,這對農村來說,投資及運行費用較高,且實施起來難度也大。所以采取分散處理模式較為經濟適用。污水分散處理模式,就是將農戶污水按照分區進行收集,每個區域污水單獨處理,具有布局靈活、施工簡單、管理方便、出水水質有保障等特點。
(2)集中處理模式。
污水集中處理模式,就是通過在村內鋪設污水管網,將污水收集到污水處理站后集中處理,是農村污水治理的主要模式,適用于村莊布局相對密集、規模較大、地勢平緩、經濟條件好、處于水源保護區內的單村或聯村污水處理。具有占地面積小、抗沖擊能力強、運行安全可靠、出水水質標準高、水質穩定等特點。
(3)管網截污模式。
管網截污模式,就是接入城鎮市政管網。對于靠近城鎮的村莊或者靠近城鎮污水管網的村莊,其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后,接入城鎮污水收集管網統一由城鎮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適用于距離城鎮污水管網較近,符合高程接入要求的村莊污水處理。
以上就是對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的處理模式的介紹,另外我們要嚴格執行國家有關環境保護的各項規定,確保出水指標達到國家及地方有關污染物排放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