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的技術特點。
一、集中處理系統
1、技術路線污水處理廠是目前集中處理污水的主要方式之一。
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通過物理過濾、生物降解和植物截留等作用機理除去有機質,并通過水生植物與微生物的協同作用除去N和P,特別適用于生活污水、河道和自然湖泊水系的處理與回用等。
2、主要技術環節山西100噸/天醫院污水處理設備特點
(1)關鍵部件和設備。在給定污染物負荷(單位時間單位面積上輸入的污染物數量)和水力負荷(水力停留時間)條件下,影響二級污水處理出水質量的關鍵因素是微生物細菌對有機污染物降解的有效性。不論是厭氧處理還是好氧處理,良好的菌種及其生存環境影響微生物的降解效果。三級處理主要與所選擇的深度處理技術有關。土壤質地及水文地質條件影響土地處理系統的處理效果。填料和植被性質以及氣溫等因素影響人工濕地處理系統的處理效果。
(2)主要性能參數。污水處理廠的出水質量一般按《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l8918—2002)一級A設計,人工濕地處理系統按《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觀環境用水水質》 (GB/T18921—2002)、《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1996)Ⅳ類或《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一1996)中的城鎮二級污水處理廠一級標準設計。潛流式濕地系統的一般水力負荷為2~15厘米/天。生活污水經濕地系統處理后其出水BOD5(5日生物化學需氧量)<10毫克/升。
(3)推廣中需要注意的事項。污水處理廠占地面積大,一次性投資高,污泥處理困難。人工濕地將污水處理工程與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有機地結合起來,且工程投資和運行成本低,出水水質穩定,易于管理和維護,是一種較為適宜我國農村地區的污水處理技術。
(4)應用情況。集中污水處理系統一般自動化程度高、便于管理,出水水質好且穩定,滿足的排放要求。除土地處理方式外,各種集中污水處理方式在國內都有較多的工程實例,已積累了一定的建設和管理經驗。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的作用原理:
1.過濾作用:填料截留過濾進水中的大的顆粒物和懸浮物
2.水解作用:厭氧微生物可以將大分子的不溶性的物質水解轉化為小分子的可溶性的物質
3.吸收作用:厭氧微生物吸附、吸收水中的有機污染物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長繁殖一部分以沼氣的形式通過U型水封出山西100噸/天醫院污水處理設備特點
4.脫氮作用:將接觸氧化床出水回流至厭氧濾池厭氧微生物中的反硝化菌可以利用回流水中的硝態氮并將其轉化為氮氣以去除污水中的氮物質。農村污水經厭氧濾池處理后降低了懸浮物、有機污染物以及氮的濃度也降低了后續的接觸氧化床的負荷。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的設備應用:
1.生活小區、別墅、寫字樓2.賓館、食堂、洗浴中心3.中小型工廠4.醫院及中小型醫療機構5.車站、機場、碼頭、商業街區6.公園、名勝古跡等旅游風景區7.學校、機關單位8.其他對場地、環境要求較高場所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