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綜合醫院污水處理設施基本信息
閱讀:869 發布時間:2020-2-29
綜合醫院污水處理設施基本信息
處理工段包括格柵、沉砂池、初沉池等構筑物,以去除粗大顆粒和懸浮物為目的,處理的原理在于通過物理法實現固液分離,將污染物從污水中分離,這是普遍采用的污水處理方式,機械(一級)處理是所有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工程(盡管有時有些工藝流程省去初沉池),醫療污水一級處理BOD5和SS的典型去除率分別為25%和50%,在生物除磷脫氮型污水處理廠,一般不曝氣沉砂池,以避免快速降解有機物的去除,在原污水水質特性不利于除磷脫氮的情況下,初沉的設置與否以及設置方式需要醫療污水處理裝置根據水質特性的后續工藝加以仔細分析和考慮,以保證和改善除磷除脫氮等后續工藝的進水水質。
厭氧+好氧法的AO處理新工藝對負荷和水質變化的耐受性強,處理有機污染物效率高,能耗低,運行穩定,維護方便,使用壽命長,工藝主體采用接觸氧化高效生化工藝。
自動運行要滿足的條件:壓力水源壓力為(0.1—0.4Mpa);鹽酸和氯化酸鈉料箱沒有缺料現象;有電源、加熱水箱內有加熱水;若有其它設備連接時,當給出開啟信號。滿足以上條件,設備則全自動運行,出現停機狀態可檢查控制表盤的信號顯示。若控制器在手動狀態下,則進行手動/自動切換。
手動關閉:關閉設備電源40分鐘后,關閉水射器水源,設備即關機,注意:如果要長時間停機,應提前1~2小時關閉電源,停止加料,使水射器將設備中的氣體盡量抽完,以防滯后反應新產生氣體外溢,為避免剩余氣體溢到室內,可將設備進氣管接到室外通風處,若在冬季把加溫水箱的水全部排空,以防凍壞水箱。
設備清洗:設備運行一年或拆遷時,要對主機反應釜進行一次清洗排污,醫療污水處理裝置清洗時,打開水射器,從進氣口(安全口)抽入清水即可,清洗需要時間為1小時。
計量泵的調節:計量泵正面上下箭頭為條件按鈕,中間為暫停/開啟按鈕,依照污水流量變化,調整沖程頻率到45%--140%之間。
污水處理單元工藝設計技術要求
預處理工藝:醫院污水預處理系統分為特殊性質污水預處理和常規預處理,常規預處理通常由格柵、預消毒池、調節池、脫氯池、初沉池等根據水質及處理要求組合而成。
特殊性質污水預處理 特殊性質污水應分類收集,足量后單獨預處理,再排入醫院污水處理系統,預處理方法分別為,非傳染病醫院污水 格柵 調節池 水解池/初沉池 生化 反應池 二沉池 消毒池 達標排放或回用 污泥回流 污泥濃縮、脫水 剩余污泥 柵渣 污泥處置 深度處理 傳染病醫院污水 格柵 預消毒池 脫氯池 調節池 水解池/初沉池 生化 反應池 二沉池 消毒池達標排放 污泥回流 污泥濃縮、脫水 剩余污泥 柵 渣 污泥處置深度處理。
(1)酸性污水來源于醫院檢驗或制作化學清洗劑時使用硝酸、硫酸、過氯酸、一氯化乙酸等酸性物質而產生的污水。
酸性廢水宜采取中和法,中和劑可選用氫氧化鈉、石灰等,中和至pH值7~8后排入醫院污水處理系統。
(2)含氰污水來源于醫院在血液、血清、細菌和化學檢查分析時使用氰鉀、氰鈉、鐵氰鉀、亞鐵氰鉀等含氰化合物而產生的污水。含氰廢水宜采用堿式氯化法,含氰廢水處理槽有效容積應能容納不小于半年的污水量。
(3)含汞污水來源于醫院各種門診治療、含汞監測儀器破損、分析檢查和診斷中使用、消酸汞以及硫氰酸高汞等劇毒物質而產生少量污水。
含汞廢水宜采用硫化鈉沉淀+活性炭吸附法,再經活性醫療污水處理裝置炭吸附后,出水汞濃度符合相關排放標準后方可進入醫院污水處理系統,含汞濃度低于0.02 mg/L。
(4)含鉻污水來源于醫院在病理、血液檢查及化驗等工作中使用重鉻酸鉀、三氧化鉻、鉻酸鉀等化學品形成污水,含鉻廢水宜采用化學還原沉淀法,處理后出水中六價鉻濃度符合相關排放標準后方可進入醫院污水處理系統,含量小于0.5 mg/L。
(5)洗印污水來源于醫院放射科照片膠片洗印加工產生洗印污水和廢液,顯影污水宜采用過氧化氫氧化法,處理后出水中六價鉻濃度符合相關排放標準后方可進入醫院污水處理系統,洗印顯影廢液收集后應交由專業處理危險固體廢物的單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