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每天處理70噸廢水一體化處理設施
閱讀:269 發布時間:2020-10-15每天處理70噸廢水一體化處理設施-中研基業環保
一、每天處理70噸廢水一體化處理設施工藝原理
地埋式A/O法+化學除磷法工藝對當地生活污水進行處理。生活污水經調節池均勻水質、水量后,連續流經缺氧池、好氧池、二沉池進行生化處理。在缺氧池中進行反硝化脫氮處理,在好氧池中進行去碳及硝化反應。在二沉池前投加化學藥劑,利用化學法除磷。剩余污泥送至污泥濃縮池經污泥消化、穩定、濃縮后脫水處置,定期外運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出水滿足《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96中的城鎮二級污水處理廠一級排放標準。
改良A/O出水混合液重力流至二沉池,依靠重力分離作用實現泥、水分離,沉淀污泥部分回流至A/O系統以維持系統內的污泥濃度,剩余污泥排放出系統。二沉池為平流沉淀池,鋼筋混凝土結構,共2組,單組平面尺寸為31m×6m,有效水深為4.0m,超高為1.7m,平均停留時間為4h;內設刮泥機1臺,潛污泵2臺,泥位計2臺(1用1備)。
煤化工廢水二沉池出水中通常仍含有一定量的難生物降解COD,并且色度較大,不能達標排放。通過在混合反應裝置中投加活性硅藻土和炭粉、絮凝劑和脫色劑等,可有效去除二沉池出水中的色度和有機物。
二、每天處理70噸廢水一體化處理設施處理工藝
地埋式SBR工藝普遍用于處理小區生活污水。污水經格柵去除較大懸浮顆粒物后流入集水井,均勻水質后由提升泵輸送至SBR反應池,有機物經好氧微生物的吸附、分解被降解為無機鹽、水和二氧化碳。產生的剩余污泥經污泥消化池消化后由吸糞車抽走外運處理。該工藝與傳統SBR工藝的區別在于潷水器采用動力提升式,而非傳統的重力流;剩余污泥采用潛污泵輸送至污泥消化池;曝氣機采用潛水曝氣機,進氣管設有電控閥門。整個工藝結構簡單,布置緊湊,節省占地,投資運行費用低,無需調節池和二沉池,不易發生污泥膨脹。出水能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的一級排放標準。
BAF(曝氣生物濾池)
高密度沉淀池出水通過重力流至BAF。BAF采用親水性濾料,BAF內生長著一些世代時間很長的微生物以及硝化細菌,加上生物膜本身具有的富氧和缺氧層現象,具有吸附、截濾和生物降解的功能,作為廢水的深度處理回用手段,確保出水水質達到設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