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60噸的一體化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污水處理設備
加強農村生活污水的處理,是村容整治的組成部分,是實現(xiàn)“生產發(fā)展、生活寬裕、鄉(xiāng)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建設目標的重要舉措,也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農村生活污水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不僅是農村地下水水源地潛在的安全隱患,還會加劇地表水資源的危機,使耕地灌溉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危害農民的生存發(fā)展。
經過實際應用表明,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是一種處理效果十分理想且管理方便的設備,它被廣泛用于生活污水處理,替代了去除率很低、處理后出水不能達到國家綜合排放標準的化糞池。“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被廣泛使用,有以下幾大優(yōu)勢:
1節(jié)省空間 不占地表面積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可埋入地表以下,地表可作為綠化或廣場用地,因此該設備不占地表面積,不需蓋房,更不需采暖保溫。
2使用壽命長 可達15年以上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由池子組成,鋼結構,埋深較淺。鋼結構池采用國內的互穿網絡防腐涂料進行防腐。它是一種橡膠網絡與塑料網絡互相貫穿形成互穿網絡聚合物,它能耐酸、堿、鹽、汽油、煤油、耐老化、耐沖磨,能防銹。設備一般涂刷該涂料之后,防腐壽命可達15年以上。
四川省(18個地級市、3個自治州、14個縣級市): 18個地級市:成都市、自貢市、攀枝花市、瀘州市、德陽市、綿陽市、廣元市、遂寧市、內江市、樂山市、南充市、眉山市、宜賓市、廣安市、達州市、雅安市、巴中市、資陽市。 3個自治州: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涼山彝族自治一體化污水處理廠州。 14個縣級市: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崍市、崇州市、廣漢市、什邡市、綿竹市、江油市、峨眉山市、閬中市、華鎣市、萬源市、簡陽市、西昌市。
河南省(17個地級市、21個縣級市): 17個地級市:鄭州市、開封市、洛陽市、平頂山市、安陽市、鶴壁市、新鄉(xiāng)市、焦作市、濮陽市、許昌市、漯河市、三門峽市、南陽市、商丘市、信陽市、周口市、駐馬店市。 21個縣級市:鞏義市、新鄭市、新密市、登封市、滎陽市、中牟縣、偃師市、汝州市、舞鋼市、林州市、衛(wèi)輝市、輝縣市、沁陽市、孟州市、禹州市、長葛市、義馬市、靈寶市、鄧州市、永城市、項城市、濟源市。
江蘇省(13個地級市、27個縣級市): 13個地級市:南京市、無錫市、徐州市、常州市、蘇州市、南通市、連云港市、淮安市、鹽城市、揚州市、鎮(zhèn)江市、泰州市、宿遷市。 27個縣級市:江陰市、宜興市、邳州市、新沂市、金壇市、溧陽市、常熟市、張家港市、太倉市、昆山市、吳江市、如皋市、通州市、海門市、啟東市、東臺市、大豐市、高郵市、江都市、儀征市、丹陽市、揚中市、句容市、泰興市、姜堰市、靖江市、興化市。
3去污效果好 出水水質穩(wěn)定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中的AO生物處理工藝采用推流式生物接觸氧化池,它的處理效果優(yōu)于*混合式或二、三級串聯(lián)*混合式生物接觸氧化池。并且它比活性污泥池體積小,對水質適應性強,耐沖擊性能好,出水水質穩(wěn)定,不會產生污泥膨脹。同時在生物接觸氧化池中采用了新型彈性立體填料,它具有實際比表面積大,微生物掛膜、脫膜方便,在同樣有機負荷條件下,比其它填料對有機物的去除率高,能提高空氣中的氧在水中溶解度。
4產污泥量少 90天排一次泥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由于在AO生物處理工藝中采用了生物接觸氧化池,其填料的體積負荷比較低,微生物處于自身氧化階段,因此產泥量較少。此外,生物接觸氧化池所產生污泥的含水率遠遠低于活性污泥池所產生污泥的含水率。因此,“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所產生的污泥量較少,一般僅需90天左右排一次泥。
5土壤脫臭設施 脫臭效果好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配有土壤脫臭設施。其利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池體上部空間設置改良土壤及布氣管。當惡臭成份通過土壤層溶解于土壤所含的水份中,進而由于土壤的表面吸附作用及化學反應轉入土壤,終被其中的微生物分解而達到脫臭目的。
6不需要專人看管 設備可靠性強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配套全自動電器控制系統(tǒng)及設備損壞報警系統(tǒng),設備可靠性好,因此平時一般無需專人管理,只需每月或每季度的維護和保養(yǎng)。
7新型吸音材料 噪音低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除采用了常規(guī)的鼓風機消音措施外(如隔振墊、消音器等),還在鼓風機房內壁設置了新型吸音材料,使設備運行時的噪音低于50分貝,減輕了對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能否*穩(wěn)定運行,地基建設、設備安裝、運行調試、保養(yǎng)維護、故障檢查幾個方面是關鍵。
近年來,各地zheng府圍繞提升人居環(huán)境,建設美麗鄉(xiāng)村示范區(qū),在國家財政的大力支持下,逐步構建了縣域一體化的污水處理體系,收到明顯的社會效益。但受地理位置、建設成本等因素制約,在農村依然存在污水收集處理盲區(qū)、管理盲區(qū)。
每天60噸的一體化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污水處理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