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量50立方的氣浮機運行成本
氣浮設備在使用過程中,要想達到好的氣浮,需要借助添加一些化學藥劑,依靠它們的效果來達到更好的絮凝功能,使氣浮產生的泡沫更加穩定。那么化學藥劑如何選擇?,怎么用?今天氣浮機廠家就為大家講一講化學藥劑在氣浮機中的應用,讓大家有一個更清楚的了解。
我們以處理油顆粒為例,為大家講解一下。
在氣浮工藝中,當氣泡作為載體粘附著污染物不斷上浮直到在水面上形成泡沫,之后利用刮渣機將泡沫層刮除。這要求泡沫層相對穩定如不待刮渣,泡沫即行破滅,使浮上分離的污染物又重回到廢水中,降低了處理效果。為維持泡沫的穩定性,可適當投加表面活性劑。其次是利用混凝劑脫穩。
在這一處理過程中,隨著氣浮工藝的繼續進行,表面活性物質的非極性端將會吸附于油粒上,而極性端則是伸向水中,極性端在水中電離,使油粒被包圍一層負電荷,產生雙電荷,增大了ζ電位,不僅阻礙油粒兼并,也影響油粒與氣泡粘附。
針對于這樣的情況下,在達到氣浮效果之前,需要將乳化穩定體系脫穩、破乳。破乳的方法可采用投加混凝劑,使廢水中增加相反電荷的膠體,壓縮雙電層,降低ζ電位,使其電性中和,促使廢水中污染物破乳凝聚,以利于與氣泡粘附而上浮。常用的混凝劑有聚合氯化鋁、聚合硫酸鐵、三氯化鐵、*和硫酸鋁等。其投加劑量宜根據試驗確定。
除此之外,投加的化學藥劑還能夠改善顆粒表面的性質。在氣浮處理中,所用的浮選劑大多數是由極性—非極性分子所組成的。其分子一端為極性基,易溶于水,另一端為非極性基,有疏水性。浮選劑的極性基團能選擇性地被親水性物質顆粒所吸附,非極性基團則朝向水,所以親水性物質顆粒的表面就轉化為疏水性物質而粘附在氣泡上,隨氣泡上浮至水面上。
另外,還有一種調節劑,能夠用來調節污水的PH值,對改進和提高氣泡在水中的分散度起到關鍵的作用,同時還能提高懸浮顆粒與氣泡的粘附能力,使得氣浮效果更好。
6.1.4 成本分析
本工程共計投資為31萬元。其中土建投資為7.0萬元,設備與材料投資為20萬元,其它間接投資為4.0萬元。
本工程運行成本包括電費、兼管人員費兩部分,其中電費為0.22元/噸,兼管人員費為0.07元/噸,總計0.29元/噸。
6.1.5 經驗總結
工程投資低,管理維護較簡單,但對磷的去除效果不佳。工程自2008年運行以來,還沒有委托環衛部門清理污泥,這表明在合理的設計參數范圍內,工程剩余污泥產生量很少。
6.2 復合A/O技術
6.2.1 工程簡介
小后壟村是同安區后壟村的一個自然村,位于廈門市同安區中部,比鄰汀溪水庫。全村總共44戶,169人,預留規劃宅基地16戶。現狀排水為雨污合流溝渠,晴天污水污染溝渠土壤,發黑發臭;雨天雨水沖刷擴散污染,給村容村貌帶來*污染,嚴重影響村民居住環境,同時帶來健康風險。根據同安區環保分局的部署和村民的要求,決定對小后壟村的生活污水進行處理。工程現場照片如圖6-3所示。
小后壟村現有居民住戶44戶,居民169人,用水量標準按200L/人˙d計算,則污水排放量為:169′200′0.9/1000=31m3/d,考慮到該村的后續發展,污水處理系統設計流量按50m3/d計算。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
圖6-3 廈門市小后壟村污水處理設施圖
6.2.2 工藝流程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
圖6-4復合A/O工藝流程圖
工藝流程如圖6-4所示。小后壟村收集的污水主要為居民生活用水,僅有少量畜禽養殖廢水,且廢水進入收集系統前均經過化糞池處理,故污染物濃度偏低。但由于目前收集系統尚未建成,無法對污水取樣分析,預計污水中污染物濃度如下:COD=100-200mg/L,NH3-N=20-30mg/L,TN=30-40mg/L,TP=3-8mg/L,SS=100-200mg/L,pH=6.5-7.5。
6.2.3 運行情況
處理后的污水直接排放至村南水溝,水質要求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的一級B類標準,主要指標如下:COD=60mg/L,NH3-N=8mg/L,TN=20mg/L,TP=1mg/L,SS=20mg/L,pH=6-9。
6.2.4 成本分析
工程總投資9.34萬元,其中設備及安裝費4.04萬元,土建4.80萬元,其它費用0.5萬元。運行電耗15.6kw˙h/d。
6.2.5 經驗總結
小后壟村污水治理工程為典型村莊污水處理,所收集污水為以生活污水為主,僅含少量畜禽養殖廢水,污水的水質特點類似于生活污水,可生化性好,但SS含量偏高,故在處理工藝中設有調節池作預處理,同時,復合式A/O工藝具有一定的脫氮除磷功能,且工藝簡單、管理方便,是比較適于村莊污水處理的。
農村分散污水處理的設計時應注意完善污水收集系統,預防堵塞。
6.3 垂直潛流人工濕地技術
6.3.1 工程簡介
上海市南匯區陶陸家宅共有住戶38戶,人口127人,2006年本工程開始投產。污水處理工程實施前,陶陸家宅生活污水全部就近排河,對水環境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陶陸家宅對全村污水進行統一收集并處理是其實施村容改造、環境整治的措施之一。陶陸家宅為典型的農村小型村落,具有地域廣、村落分布散等特點,建設市政管網將農村污水統一收集處理費用高、難度大。該工藝選擇可就地凈化處理生活污水,處理規模適合小型分散村落(10~50戶)。
6.3.2 工藝流程
該工程采用新型的厭氧生物過濾預處理+垂直潛流人工濕地處理技術,總占地面積120m2,其中預處理構筑物20m2(埋于道路下),濕地面積100m2,污水處理工藝流程見圖6-5。污水經過厭氧生物過濾去除一部分有機物及大部分固體懸浮物后,剩余部分的污染物通過垂直潛流人工濕地得到凈化。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
圖6-5陶陸家宅生活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示意圖
6.3.3 運行情況
處理效果:本工程出水中,CODcr低于60mg/L,BOD5低于20mg/L,NH3-N低于15mg/L,達到了《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的一級標準。但是TP出水較高,平均值在2mg/L左右。
管理與維護:本工程為地埋式一體化設施。接觸氧化填料掛膜后較為穩定,水泵、風機等設備通過PLC程序自動控制,僅有一風機房與控制柜放于地面上一間房里。平時管理維護簡單,沒人專門管理,僅委托附近一居民兼管。沒有專門的污泥處理系統,沉淀池的污泥內循環至調節池,進行內部消化。委托城市環衛部門定期對沉淀池清泥。
6.3.4 成本分析
該工藝運行管理簡單,投資省、運行費用低,符合農村地區經濟特點。結合循環農業,處理過程中產生的熟化污泥可作為肥料還田,處理后的污水可以綜合利用。
工程總投資造價為15萬元,運行費用為0.05元/噸。
6.3.5 經驗總結
陶陸家宅為典型的農村小型村落,具有地域廣、村落分布散等特點,建設市政管網將農村污水統一收集處理費用高、難度大。該工藝可就地處理生活污水,非常適用10~50戶的小型分散村落的污水處理,符合農村地區經濟、管理水平相對較低的特點。
6.4 厭氧+潛流+表流人工濕地技術
6.4.1 工程簡介
該工程建設地點為寧波市慈溪市龍山鎮東岙村,針對該村生活污水特點,選用厭氧+潛流人工濕地+表流人工濕地技術,此工程處理的污水量為8m3/d。進水水質見表6-1。
表6-1 進水水質指標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
工程設計出水水質應達到GB18918-2002《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中的一級B標準,其出水水質指標見表6-2。
表6-2 厭氧+潛流人工濕地+表流人工濕地運行情況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
6.4.2 工藝流程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
圖6-6東岙村生活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如圖6-6所示,本工藝充分利用當地的地勢條件,采用兩級人工濕地串聯的方式對污水進行處理,*級濕地為潛流人工濕地,第二級為表面流人工濕地。生活污水經管網收集,自流進入格柵,衛生間污水要經過化糞池預處理后再進入格柵,去除粗大雜物后,再流入厭氧池,去除部分有機物。厭氧池出水經過管路進入*級潛流人工濕地,水中的有機物通過過濾、吸附和微生物降解作用被去除,氮通過硝化和反硝化過程被降解,磷被植物根系利用,出水水質較好,再進入第二級表面流濕地,進行進一步的脫氮除磷,出水效果更佳。
6.4.3 運行情況
工程采用了兩個人工濕地串聯的方式處理生活污水,運行結果表明,此工程不僅有效去除了SS、COD、NH3-N、總氮等有機物,而且對磷的去除效果也較好,GB-18918-2002《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中的一級B標準。其中出水總磷可以降至0.5mg/L以下。
工程建成后移交當地,由工程建設單位負責污水站的運行,同時負責環境意識宣傳。由設計單位培訓當地的運行人員,同時提供*咨詢。工程運行過程中無需運轉費用,只需簡單的人工維護。由當地環保監測站負責取樣檢測和反饋監測數據。
6.4.4 成本分析
運轉維護費用:該系統運行過程中利用地勢特點,采用無動力運行,無用電設備;采用生態處理,無資源和能源消耗。日常維護工作,可由當地環衛工人jian職,基本無運行費。
6.4.5 經驗總結
工程結合當地農村的實際情況和排水要求,選擇了厭氧+潛流人工濕地+表流人工濕地的組合工藝處理生活污水。*運行結果表明,該工藝具有出水效果好、運行穩定、維護成本低、操作管理方便的特點,而且處理污水的同時美化了村莊環境,具有環保和生態效益。
處理量50立方的氣浮機運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