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量80d的氣浮機生產工藝
在氣浮設備使用過程中,經常會發現接觸區浮渣面不平,片面冒出大氣泡或水流不安穩,或者是闊別區浮渣面不平,池面常見大氣泡分裂,這都說明人們沒有重視對氣浮設備浮渣的處理。
其實氣浮浮渣的處理技術也是一個大問題,處理浮渣是為了更好的來完善凈化工作,而且要把浮渣里面的蔗糖很好的利用起來,還要很好的來防止浮渣里面的內容變質。要是我們不能夠很好的進行處理,那么效果就會有偏差,甚至是有副作用的出現。
當我們在進行磷處理的時候,氣浮設備浮渣就是比較少的,而且處理起來也步困難,只要一臺吸濾機就可以了。一般會把浮渣回流到混合的汁里面,在利用澄清來進行處理,聽說是因為在浮渣里面的磷酸鈣和絮凝劑還可以進行作用。
要知道氣浮設備運行過程中形成浮渣以后,當我們進行稀釋的過程里會有復溶。而且浮渣的稀釋越大,那么他所含有的復溶就會越多,這是我們需要注意的。比如說把浮渣和不同的水進行溶合攪拌三分鐘,然后在溫度95℃的時候進行過濾。
另外,如果氣浮設備不產生浮渣,原因就是氣浮設備的藥劑與廢水的混合環節效果不理想。給氣浮設備加藥的量對了,但是廢水的PH不對,沒有在相應藥劑的良好使用PH范圍,也會存在問題。
處理工藝
污水處理工藝說明
該村污水由引水渠進入污水處理站,在進廠處設置粗格柵以去除體積較大的懸浮垃圾、木塊等雜物;粗格柵后設置一級泵房后進入細格柵井,細格柵再次攔截水中的不溶懸浮物質后自流入沉砂池,將水中的大顆粒不溶性SS沉于底部,沉砂池底設置污泥提升泵,以保證后續處理構筑物的正常運行。在沉砂池出水渠道上設置一根集油管,以撇除生活污水中的油類。以上部分主要去除水中的懸浮物或漂浮物以及砂粒、油類,為生活污水的預處理階段。
經過沉砂池后生活污水進入具有水解酸化作用的調節池,進行水質、水量的調節、以及對有機物等的降解后到SBR生化反應池,回流污泥泵和剩余污泥泵安裝在SBR反應池內。污泥回流量約30%,回流至選擇區,為保證出水能夠穩定達標,處理后出水進入濾池,濾池出水進入接觸池消毒后排入河內。剩余污泥由泵送入污泥濃縮池,然后進入脫水機房進行機械濃縮脫水、泥餅外運在肥料或者衛生填埋。
污泥處理系統
在污水處理中,SBR生化處理工藝的泥齡很長,可以認為污泥以得到基本的穩定。國內許多已建成的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直接濃縮脫水,其效果(主要指泥餅含水率)與經消化后脫水相近,證明得到好氧穩定的污泥,直接濃縮脫水是可行的。由于該種方式總體效果較好,目前已在中、小型場鎮污水處理廠中得到廣泛應用。因此,本項目污泥采用直接濃縮脫水,不經消化。
不須消化的污泥直接濃縮脫水的處理工藝有方式:
一、重力濃縮+機械脫水;
二、機械濃縮+機械脫水;
三、重力濃縮+自然干化。本方案*采用重力濃縮+機械脫水的方式,采用這種方式濃縮脫水可以降低基建費用和提高管理水平,具有操作簡單,占地面積小,工人工作環境較好的優點,缺點:設備投資大。
污泥zui終處置可以考慮采用三種方法:
a、將脫水泥餅用作綠化地基肥;
b、將脫水泥餅直接運至農村,與生活垃圾、雜草等混合厭氧堆肥,經無害化穩定后,用作農肥;
c、將脫水泥餅干燥衛生填埋。在污水廠開始運行后,擬對所生產的污泥成分進行分析、測試,如果污泥成分滿足《農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標準》(GB4284—84)要求,污泥可以用作農肥,或者用作綠化地基肥;如果不能滿足標準要求,則須外運垃圾填埋場進行衛生填埋。總之,要做好污泥zui終處置,避免二次污染。
采用本此設計污水處理方案的特點
(1)采用粗格柵+提升泵房+細格柵+沉砂池+水解酸化池+SBR+普通快濾池+接觸消毒工藝,運行成本低,運行穩定可靠。
(2)污泥量少,污泥處理費用低。
(3)污水處理系統自動化較高、維護管理方便。
(4)污水處理的構筑物布局合理,充分考慮了生態、環保的特點。
污水處理工程設計
粗格柵及一級提升泵房
1、粗格柵
去除污水中較粗大的漂浮物(如樹葉、雜草、木塊、廢塑料等),保護水泵的正常工作。
由于本場鎮污水渣量產生量W=QW1/1000=1000×0.1/1000=0.10m3/d,可采用人工格柵,也可采機械清渣,為降低運行成本和投資成本,本方案設計在管道末端采用人工格柵,采用人工不定期清撈。
2、一級提升泵房
整個場鎮生活污水經過污水管網后,流入污水處理廠,如不經提升,整個污水處理廠構筑物相對埋深較大,并且構筑物的有效利用率較低,為減少投資成本和設計的科學合理性,擬建提升泵房1座。
土建尺寸:B×L×H=3.0×4.5×6.0(地下)m地上4米,在泵房上部安裝2套手動葫Q=1t,H=15m。鋼筋砼結構。
主要設備:采用潛污泵,2臺,單臺Q=50.0m3/h,H=10.5m,N=3.5kw。
細格柵
細格柵設一臺,主要去除較小的漂浮物。參數如下:
過柵流速:V=0.7m/s
柵條間隙:b=5mm
柵前水深:h=0.6m
細格柵間構筑物尺寸:1.5m×0.8m×1.0m,1座,細格柵功率N=0.37。
沉砂池
沉砂池選用豎流式沉砂池主要將污水中粒徑≥0.2mm的砂粒分離開來,便于后續生化處理。
設計流量:Qmax=50m3/h
豎流式沉砂池1座,直徑5.0m,中心管直徑d0=0.2m,池深H=6.0m,其中緩沖層高度0.3m,砂斗深度1.0m(斗上口寬8m,斗下口寬0.8m)。沉砂池底部設有一臺提砂泵—AS型,總功率為1.5Kw。砂水混合物由提砂泵輸送至污泥濃縮池,含水率80%。
提砂泵根據實際情況受手動控制。
處理量80d的氣浮機生產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