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立方的生活污水處理設備一級A排放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安全操作很關鍵,企業在使用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的過程中要對操作人員有所要求:
1、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使用前需仔細閱讀設備的使用說明書,熟悉設備的使用和保養方法,保證設備所處基坑平整穩定,檢查設備的儀器儀表等,一切正 常才可開機運作。
2、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企業要對職工進行安全教育培訓,在操作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工藝流程,嚴格遵守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3、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工作過程中操作人員要集中精力,密切關注設備運行情況,對出現的設備異常,要采取應急措施,及時處理,及時上報。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操作人員要經過培訓并且整體素質要搞,保證設備的安全操作運行。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被廣泛應用于高級賓館,別墅小區及居民住宅小區的生活污水和與之相似的工業有機污水處理,替代了去除率很低,處理后出水不能達到國家綜合排放標準的化糞池。經過實地應用表明,一體化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是一種處理效果十分理想且管理方便的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去除有機物污染物及氨氮主要依賴于設備中的AO生物處理工藝。“
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原理是在*,由于污水有機物濃度很高,微生物處于缺氧狀態,此時微生物為兼性微生物,它們將污水中的有機氮轉化分解成NH3-N,同時利用有機碳源作為電子供體,將NO2-N、NO3-N轉換成N2,而且還利用部分有機碳源和NH3-N合成新的細胞物質。
所以*池不僅具有一定的有面物去除功能,減輕后續好氧池的有機負荷。有利于硝化作用的進行,而且依靠原水中存在的較高濃度有機物,完成反硝化作用,終消除氮的富營養化污染。在O級,由于有機物濃度已大幅度降低,但污水處理設備仍有一定量的有機物及較高NH3-N存在。
為了使有機物得到進一步氧化分解,同時在碳化作用完成情況下,硝化作用能順利進行。在O級設置有機負荷較低的好氧生物接觸氧化池。在O級池中主要存在好氧微生物及自氧型細菌。其中好氧微生物將有機物分解成CO2和H2O;自氧弄細菌利用有機物分解產生的無機碳或空氣中的CO2作為營養源,將污水中的NO2-N、NO3——NO級池的出水流到*池。為*池提供電子接受體,通過反硝化作用終消除氮污染。
反應機理:
厭氧反應過程是對復雜物質(指高分子有機物以懸浮物和膠體形式存在于水中)生物降解的復雜的生態系統。其反應過程可分為四個階段:
1.水解階段——被細菌胞外酶分解成小分子。例如:纖維素被纖維酶水解為纖維二糖和葡萄糖,淀粉被*分解為麥牙糖和葡萄糖,蛋白質被蛋白酶水解為短肽和氨基酸等,這些小分子的水解產物能被溶解于水,并透過細胞為細胞所利用。
2.發酵階段——小分子的化合物在發酵菌(即酸化菌)的細胞內轉化為更為簡單的化合物,并分泌到細胞外。這一階段主要產物為揮發性脂肪酸(VFA)醇類、乳酸、CO2、氫、氨、硫化氫等。
3.產酸階段——上一階段產物被進一步轉化為乙酸、氫、碳酸以及新的細胞物質。
4.產甲烷階段——在這一階段乙酸、氫、碳酸、甲酸和甲醇等被轉化為甲烷、二氧化碳和新細胞物質。原理圖如下:
a.水解階段——含有蛋白質水解、碳水化合物水解和脂類水解。
b.發酵酸化階段——包括氨基酸和糖類的厭氧氧化,以及較高級脂肪酸與醇類的厭氧氧化。
c.產乙酸階段——含有從中間產物中形成乙酸和氧氣,以及氫氣和二氧化碳形成乙酸。
d.產甲烷階段——包括從乙酸形成甲烷,以及從氧、二氧化碳形成甲烷。廢水中有硫酸鹽時,還會有硫酸鹽還原過程,如虛線所示。厭氧反應器類型:普通厭氧反應池、厭氧接觸工藝、升流厭氧污泥庫(UASB)反應器、厭氧顆粒污泥膨脹庫(EGSR)、厭氧濾料(AF)、厭氧流化庫反應器、厭氧折流反應器(ABR)、厭氧生物轉盤、厭氧混臺反應器等。
厭氧反應的工藝控制條件:
溫度:按三種不同嗜溫厭氧菌(嗜溫5-20℃嗜溫20-42℃嗜溫42-75℃)工程上分為低溫厭氧(15-20℃)、中溫厭氧(30-35℃)、高溫厭氧(50-55℃)三種。溫度對厭氧反應尤為重要,當溫度低于優下限溫度時,每下降1℃,效率下降11%。在上述范圍,溫度在1-3℃的微小波動,對厭氧反應影響不明顯,但溫度變化過大(急速變化),則會使污泥活力下降,度產生酸積累等問題。
PH:厭氧水解酸化工藝,對PH要求范圍較松,即產酸菌的PH應控制4-7℃范圍內;*厭氧反應則應嚴格控制PH,即產甲烷反應控制范圍6.5-8.0,佳范圍為6.8-7.2,PH低于6.3或高于7.8,甲烷化速降低。
氧化還原電位:水解階段氧化還原電位為-100~+100mv,產甲烷階段的優氧化還原電位為-150~-400mv。因此,應控制進水帶入的氧的含量,不能因以對厭氧反應器造成不利影響。
營養物:厭氧反應池營養物比例為C:N:P=(350-500):5:1。
5立方的生活污水處理設備一級A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