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密閉空間作業風險防控
1.典型場景
設備類:重啟的儲罐、反應塔、管道、槽車等可能殘留有毒/可燃氣體。
地下空間:長期未通風的下水道、化糞池、電纜溝等易積聚硫化氫、甲烷。
倉儲類:糧倉、發酵池等可能因有機物分解導致缺氧或二氧化碳超標。
2.防控措施
強制通風:作業前持續通風,置換內部氣體。
氣體檢測:進入前及作業中持續監測氧氣(19.5%~23.5%)、可燃氣體(<10%LEL)、有毒氣體(如H?S<10ppm、CO<35ppm)。
防護裝備:配備正壓式呼吸器、安全繩,禁止單人作業。
審批制度:嚴格執行“先檢測、后作業”的許可流程。
三、化工裝置重啟泄漏風險
1. 高風險環節
設備啟停:管道法蘭、閥門密封件因冷熱變化易泄漏。
殘液處理:未清理的物料(如溶劑、液化氣)揮發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儀表失靈:長期停用的氣體探測器可能失效,導致報警延遲。
2. 防控要點
泄漏檢測:使用便攜式檢測儀(如PID檢測VOCs、紅外檢測可燃氣體)全面掃描法蘭、泵軸等易漏點。
固定式探測器需校準并測試響應功能。
工藝安全:按規程逐步升壓、升溫,避免驟變導致設備破裂。
吹掃管線,確保無殘留危險物質。
應急準備:在泄漏高風險區配置防爆風機、噴淋系統。
四、人員操作與安全管理
1.人為風險防控
培訓重點:復崗人員需重溫氣體危害特性(如H?S的“閃電式”中毒)、應急逃生路線。
模擬演練泄漏、火災等場景,強化“第一時間撤離”意識。
行為管理:嚴禁在易燃區域攜帶非防爆電器或吸煙。
避免疲勞作業,合理安排輪班。
2.設備管理
檢測儀器校驗:復工前對固定式和便攜式檢測儀進行零點/跨度校準,確保靈敏度。
檢查采樣泵、過濾器是否堵塞。
維護記錄:確認通風系統、防爆電氣設備完好,保留檢修憑證。
五、特殊場景補充
粉塵環境:打磨、粉碎作業區需監測粉塵濃度,防止鋁粉、糧食粉塵爆炸。
實驗室/危化庫:檢查氣瓶固定情況,確保酸性/堿性氣體分儲并配備吸附劑。
總結:關鍵行動清單
1.全員安全會議:強調節后事故案例,喚醒風險意識。
2.全面氣體檢測:覆蓋所有密閉空間、管道接口、低洼處。
3.應急物資檢查:確保呼吸器、滅火器、泄漏堵漏工具可用。
4.模擬報警測試:驗證聲光報警、聯動風機是否正常。
通過系統排查和嚴格管控,可顯著降低復工復產階段的氣體相關事故風險。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